在週日,韓國政府對外宣佈,美國已經確認韓國沒有通過操縱匯率來獲得貿易上的優勢,雙方在貨幣政策的爭議上達成了共識。這一聲明爲韓國從美國財政部的匯率操縱監測名單中移除鋪平了道路。
根據9月28日的媒體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的發言人Kang Yu-jung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韓雙方一致同意韓國並不符合美國財政部每半年發佈一次的報告中對匯率操縱國的定義標準。
報道提到,這一協議將減輕韓國在雙邊貿易談判中的壓力,但韓國官員強調,這一行動與正在進行的貨幣互換談判沒有直接聯繫。
美國之前對韓國的外匯政策持警惕態度。去年11月,拜登政府因韓國鉅額的經常賬戶盈餘和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其列入匯率操縱監控名單。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繼續將韓國保留在該名單上。
根據2015年美國的一項法律,華盛頓可以對那些未能“糾正本國貨幣低估和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採取“補救措施”。這一法律框架爲美國提供了對貿易伙伴施加壓力的手段。
報道還指出,韓國官員明確表示,匯率協議與當前圍繞特朗普對韓商品加徵關稅的雙邊談判中涉及的貨幣互換討論無關。
根據韓國媒體9月25日的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紐約向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韓國需要外匯互換協議來支持其在關稅談判中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計劃。
當時,韓國總統政策室長金容範表示,在7月底達成的關稅談判協議中,韓美雙方對於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的理解存在差異。他指出:
“韓方將3500億美元視爲一個上限,並按照國際投資慣例,其中大部分應以貸款形式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直接投資。然而,美方發送的諒解備忘錄內容與此大相徑庭。”
金容範指出,美方在備忘錄中使用了“現金流”(cash flow)這一表述,韓方分析後認爲,美方所设想的現金流中有相当部分接近于资本投资。
據財政部長Koo Yun-cheol週六透露,貝森特回應稱將與其他美國官員討論此事並回復韓方。韓國國家安全顧問Wi Sung-lac週六重申,首爾無法按照特朗普近日建議的那樣“預先支付”3500億美元。
李在明本月曾表示,如果政府在沒有保障措施的情況下接受美方的要求,韓國經濟可能會面臨類似1997年金融危機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美韓兩國目前正在就貿易和投資安排進行密集磋商。韓國在努力避免額外關稅的同時,也在尋求通過投資承諾和貨幣政策調整來滿足美方的關切,匯率操縱爭議的解決爲雙方在其他議題上的合作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