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维持香港“AA-”信用评级,香港金融体系稳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
评级机构惠誉于5月23日发表报告,维持香港“AA-”的信用评级及“稳定”的评级展望。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惠誉的报告充分肯定了香港强劲的信贷基本面,包括庞大的财政缓冲空间、良好的对外金融状况,以及政府债务水平依然处于低位。同时,报告亦指出香港银行体系具有相当的韧性,资本和流动性充裕。
香港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健,银行体系的总体资产质素按国际标准一直处于良好水平。银行存款持续增长,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银行存款总额接近18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1%。
资本市场活跃,新股市场火热
数据充分显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正不断巩固和提升,环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正在增强。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在股票市场,恒生指数继去年升18%,自今年年初至今也上升超过15%,港股总市值超越41万亿港元。2025年首4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超过2,5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4%。新股市场亦相当火热,市场累计集资超过600亿港元,香港交易所本周就迎来了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首次公开招股活动。
财政稳健,强化财政整合计划
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情况保持稳健,并在2025至26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了强化财政整合计划,以节流为主、开源为辅,逐步把政府帐目恢复平衡。根据政府的中期财政预测,就经营帐目(即政府的日常收入和支出)而言,在今个财政年度已经会大致平衡,并从下一财政年度(2026至27年度)起恢复盈余。至于非经营帐目则主要涉及基本工程开支,是对未来作出投资,例如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因此政府会灵活善用市场资源,包括扩大发债规模,以加快相关项目的推展。即使如此,非经营帐目的赤字水平亦将由2026至27年度开始逐步下降。总体而言,在计及发行债券净所得后,政府综合帐目将会在2028至29年度将恢复盈余。
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但国际贸易摩擦近期稍为缓和,加上内地经济在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继续稳步增长,有利于香港及区内的贸易表现。而内地持续推进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加上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创新科技和数字经济发展,将持续为香港带来商业和投资机遇。
香港凭着“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将会在全球贸易重新布局中灵活调整,抢抓机遇。事实上,更多的海内外企业正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研发中心和区域办事处,拓展全球业务。例如,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增加约10%至接近10000家,创历史新高。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与投资推广署在招商引资方面亦取得不错成绩。
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会继续积极连接内地与世界,在巩固与传统市场联系的同时,积极与新市场,特别是全球南方市场,建立经贸和投资网络,并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开拓新增长点,为香港经济注入更大的动能。
存款总额 | 同比增长 |
---|---|
18万亿港元 | 11% |
恒生指数变化 | 去年升幅 | 今年至今升幅 |
---|---|---|
恒生指数 | 18% | 超过15% |
港股总市值 | 2025年首4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 | 同比升幅 |
---|---|---|
超过41万亿港元 | 超过2,500亿港元 | 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