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維持香港“AA-”信用評級,香港金融體系穩健,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升

評級機構惠譽於5月23日發表報告,維持香港“AA-”的信用評級及“穩定”的評級展望。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惠譽的報告充分肯定了香港強勁的信貸基本面,包括龐大的財政緩衝空間、良好的對外金融狀況,以及政府債務水平依然處於低位。同時,報告亦指出香港銀行體系具有相當的韌性,資本和流動性充裕。

香港的金融體系保持穩健,銀行體系的總體資產質素按國際標準一直處於良好水平。銀行存款持續增長,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銀行存款總額接近18萬億港元,同比增長11%。

資本市場活躍,新股市場火熱

數據充分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正不斷鞏固和提升,環球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正在增強。資本市場表現活躍,在股票市場,恒生指數繼去年升18%,自今年年初至今也上升超過15%,港股總市值超越41萬億港元。2025年首4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超過2,50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44%。新股市場亦相當火熱,市場累計集資超過600億港元,香港交易所本週就迎來了今年以來全球最大型的首次公開招股活動。

財政穩健,強化財政整合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情況保持穩健,並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了強化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爲主、開源爲輔,逐步把政府帳目恢復平衡。根據政府的中期財政預測,就經營帳目(即政府的日常收入和支出)而言,在今個財政年度已經會大致平衡,並從下一財政年度(2026至27年度)起恢復盈餘。至於非經營帳目則主要涉及基本工程開支,是對未來作出投資,例如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因此政府會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擴大發債規模,以加快相關項目的推展。即使如此,非經營帳目的赤字水平亦將由2026至27年度開始逐步下降。總體而言,在計及發行債券淨所得後,政府綜合帳目將會在2028至29年度將恢復盈餘。

儘管全球經濟面臨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但國際貿易摩擦近期稍爲緩和,加上內地經濟在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下繼續穩步增長,有利於香港及區內的貿易表現。而內地持續推進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加上大力推動綠色轉型、創新科技和數字經濟發展,將持續爲香港帶來商業和投資機遇。

香港憑着“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將會在全球貿易重新佈局中靈活調整,搶抓機遇。事實上,更多的海內外企業正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研發中心和區域辦事處,拓展全球業務。例如,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增加約10%至接近10000家,創歷史新高。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與投資推廣署在招商引資方面亦取得不錯成績。

作爲“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香港會繼續積極連接內地與世界,在鞏固與傳統市場聯繫的同時,積極與新市場,特別是全球南方市場,建立經貿和投資網絡,並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開拓新增長點,爲香港經濟注入更大的動能。

存款總額 同比增長
18萬億港元 11%
恒生指數變化 去年升幅 今年至今升幅
恒生指數 18% 超過15%
港股總市值 2025年首4個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 同比升幅
超過41萬億港元 超過2,500億港元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