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4%,内部分歧加剧
英国央行周四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为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此次降息是在通胀率可能达到4%以及就业市场疲软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五名委员投票支持降息25个基点,而四名委员支持维持利率不变。这是该委员会28年历史上首次需要两轮投票才能达成最终利率决议的情况。
利率决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汇率上涨0.5%,至1.3428。英国国债价格下跌,导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至3.88%,因为货币市场减少了对英国央行明年降息幅度的预期。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利率仍处于下降趋势,但未来任何降息都需要逐步、谨慎地进行。”
此次分裂的投票结果表明,英国央行内部对于如何应对经济增长放缓迹象和通胀再度抬头的状况存在严重分歧。相比之下,美联储今年迄今一直没有降息,以评估未来的价格压力,此举遭到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批评。
英国经济“亮红灯”
英国央行仍坚持采取“渐进且谨慎”的宽松政策,并警告称经济出现疲软迹象,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下降。税收数据表明,自工党政府宣布计划提高雇主的工资税和最低工资标准以来,英国经济已减少了18.5万个就业岗位。
然而,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也表示,通胀上行风险“自5月以来略有上升”,并特别指出食品支出上涨。英国央行官员们目前预计9月份通胀率将达到4%,高于此前预测的3.7%的峰值,委员会“仍对第二轮效应保持警惕”。
由于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强劲,2025年经济增长预测也小幅上调至1.25%,但英国央行官员们表示,基本面“依然低迷”。
会议纪要显示,“未来减少政策限制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潜在的反通胀压力是否能够持续缓解。随着利率下调,货币政策的限制性已经减弱。”
周四的降息标志着英国央行自一年前开始降息以来的第五次降息,同时也延续了每次降息25个基点的谨慎节奏。
内部分歧加剧
1998年,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出现分歧,需要行长投出决定票才能做出最终决定。但这次分歧如此之大,需要采取两轮投票的方式来解决。这凸显了官员们对经济做出判断的难度。
英国央行外部委员艾伦·泰勒最初支持降息50个基点,后来转向支持降息25个基点,目的是为了获得多数支持。
英国央行副行长克莱尔·隆巴德里、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以及外部委员凯瑟琳·曼和梅根·格林都反对再次降息。
英国央行的分析报告还指出,在9月就所谓的“量化紧缩”政策的实施节奏做出年度决策之前,长期债券已出现紧张迹象。
关于量化紧缩影响的研究可能会增强人们的预期,即资产负债表缩减速度将从目前的每年约1000亿英镑(1330亿美元)放缓。
通胀预测 | 9月份通胀率 | 此前预测峰值 |
---|---|---|
英国央行官员预测 | 4%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