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量激增导致近线硬盘短缺,QLC SSD预计2026年爆发性增长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研究,AI创造的庞大数据量正在对全球数据中心存储设施造成冲击。传统作为海量数据存储基石的Nearline HDD(近线硬盘)已出现供应短缺,这促使高效能、高成本的SSD逐渐成为市场焦点。特别是大容量的QLC SSD,预计到2026年其出货量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

在传统数据中心存储分层架构中,HDD因其每单位存储容量(GB)的极低成本优势,一直稳居“冷数据(Cold Data)”主流存储方案。冷数据包括备份档案、历史记录等不常被存取,但需要长期归档保存的数据。随着AI推理应用的扩张,冷数据存储需求也急速攀升。

SSD以其高速的读写性能,主要负责需频繁存取的“热数据(Hot Data)”和“温数据(Warm Data)”。与Nearline HDD相比,QLC SSD不仅效能较佳,而且可节省约30%的耗电量。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由于全球主要HDD制造商近年未规划扩大产线,无法及时满足AI刺激的突发性、巨量存储需求。目前NL HDD交期已从原本的数周,急剧延长为52周以上,加速扩大CSP的存储缺口。

北美CSP早已规划于温数据应用扩大采用SSD,但因为这波HDD缺口严峻,CSP甚至开始考虑于冷数据采用SSD。然而,要迈向大规模部署须先解决成本和供应链的双重挑战。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若CSP要导入QLC SSD于冷数据存储,需考量数据管理算法的修正、软件堆栈的适配,以及对整体拥有成本(TCO)的精算,有必要坚守价格底线以达到成本平衡。对SSD供应商而言,尽管这波转单需求是改善获利结构的绝佳机会,但因高容量产品的产能有限,供应商不会愿意大幅降价。因此,预期买卖双方将有一场价格博弈,带动2025年第四季整体Enterprise SSD合约价季增5-10%。

存储类型 特点 适用数据类型 耗电量节省
Nearline HDD 低成本,适用于冷数据存储 备份档案、历史记录 -
QLC SSD 高速读写性能,适用于热数据和温数据存储 频繁存取的数据 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