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施政报告》预期提及降低住宅物业印花税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表示,预计港府将于9月17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可能提及降低住宅物业印花税各标准税阶的税率。这一措施旨在鼓励更多市民入市,同时可能不会对财政造成太大影响,甚至有望提升财政收入。
市场关注港府是否会放宽100港元住宅物业印花税门槛。叶文祺指出,此举将导致财政每年少收超过10亿港元。如果将100港元印花税物业价值上限提高至600万港元,可能有助于减轻首次置业人士的负担,刺激中小型单位流动性,并通过“换楼链”激活更广泛的二手市场。然而,要弥补一宗600万港元交易的税收损失,需要额外超过1300宗100港元印花税交易。
叶文祺分析称,真正的潜在收益将来自“换楼链”及“经济乘数效应”。这取决于市场能否对此作出积极的连锁反应。如果卖家套现后买入更贵的单位,则可能在连锁交易中获得可观税收,带动产业链经济活动,转化为利得税及薪俸税等额外间接收益。
他认为,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移民)的物业门槛或投资额度上限,未必带来明显效益。虽然这可以减轻投资成本,吸引更多投资者,但会直接降低财政收入,并可能增加中价物业的市场需求,加快地产商中价物业的库存流转,从而影响市民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