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并宣布出售ETF及J-REITs持仓

日本央行在周五的会议上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为0.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连续第五次会议保持利率不变。同时,日本央行宣布将出售其持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

具体计划显示,日本央行将以每年约3300亿日元的速度抛售ETF持仓,以及每年约50亿日元的速度抛售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是日本央行首次明确提出处置其ETF持仓的具体计划。截至2025年3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为37万亿日元,市值达70万亿日元。根据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计算,截至9月中旬,日本央行持有的ETF市值约79.5万亿日元,未实现收益约为43.8万亿日元。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出售ETF的决定与股市水平无关,如果按照既定速度进行,将需要超过100年时间。植田和男强调,ETF抛售计划具有必要时停止的灵活性,在出现临时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可能对计划进行调整,目前并未考虑将回购ETF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日本央行出售ETF对市场的影响

减少庞大的ETF持仓将有助于日本央行开始表现得更像一个正常的中央银行,标志着日本央行在经历数十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后,正尝试回归常态。然而,抛售计划也存在风险,可能削弱市场对日本股市的信心。数据显示,日本央行通过ETF持有的股份相当于日本股市总市值的约7%。

在日本央行宣布ETF抛售计划当天,日经指数权重最高的股票——迅销公司(优衣库母公司)——股价收跌4.5%。大型科技股可能面临抛售压力,而日本股市疲软将威胁到投资者对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努力的信心。

日本央行为何买入ETF

日本央行自2010年开始购买ETF,以振兴企业部门,通过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资本成本,并鼓励经济中更多的风险投资活动。日本央行是唯一一家通过购买ETF向经济注入现金的主要央行。最初大量投资日经225指数ETF,该指数包含日本的重量级公司。但在2021年,日本央行修改了指引,只购买跟踪更广泛东证指数(Topix)的ETF。

2013年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资产购买规模迅速扩大,推动日本股市上涨——当年日经指数飙升57%。不过,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020年,大流行引发的市场波动导致日本央行将ETF购买规模推至峰值,之后规模逐步下降,2023年仅进行了三次购买。日本央行在2024年3月宣布,将停止购买ETF,并同时终结全球最后的负利率政策。

时间 事件 影响
2010年 日本央行开始购买ETF 振兴企业部门,降低资本成本
2013年 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资产购买规模扩大 日经指数飙升57%
2020年 大流行引发市场波动,ETF购买规模推至峰值 之后规模逐步下降
2023年 仅进行了三次ETF购买  
2024年3月 停止购买ETF,终结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的ETF持仓受到批评,主要是因为其购买计划偏向了少数在日经指数中权重较高的股票,并且庞大的ETF买入与持仓扭曲了市场,减少了市场上可供投资者购买的流通股,并削弱了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