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R&D经费投入增长8.9%,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张启龙解读《202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在2024年达到36326.8亿元,同比增长8.9%,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十四五"前四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0.5%,增速高于规划目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目前我国R&D经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是日本的3.5倍、德国的3.7倍。

投入强度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024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69%,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快于“十四五”以来年均水平0.03个百分点。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位列第12位,已经连续多年超过欧盟水平(2.13%),并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70%)。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我国R&D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其中企业占全社会经费投入的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75%以上,对全社会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1%,是拉动我国R&D经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基础研究投入和财政科技支出

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2500.9亿元、4305.5亿元和2952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7%、17.6%和7.6%。基础研究经费增速高于R&D经费增速1.8个百分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位,占R&D经费比重达到6.88%,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2629.2亿元,比上年增加633.3亿元,增长5.3%,重点保障基础研究、科学研究计划和科研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2024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户数和费用分别比2021年增长16.7%和25.5%,有效激励各类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区域协同发展和R&D经费投入强度

2024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R&D经费分别为23773.0亿元、6582.1亿元、4759.8亿元和12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8.4%、9.2%和8.6%。京津冀、长三角地区R&D经费分别为4866.8亿元和1123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10.5%。广东R&D经费突破5000亿大关,区域创新高地引领作用突出。

2024年,R&D经费超过千亿元的省(直辖市)有12个;超过两千亿元的省(直辖市)有6个,与上年持平。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直辖市)有7个,依次是北京(6.58%)、上海(4.35%)、广东(3.60%)、天津(3.44%)、江苏(3.36%)、浙江(3.22%)和安徽(2.76%),七个地区的R&D经费总量合计占全国比重达55.7%。

地区 R&D经费投入强度(%)
北京 6.58
上海 4.35
广东 3.60
天津 3.44
江苏 3.36
浙江 3.22
安徽 2.76

总的来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社会R&D经费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结构指标向好向优。下阶段,要进一步拓宽R&D经费筹集渠道,巩固深化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成效。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健全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和财政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体系,聚焦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