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位美联储官员连续发表意见,支持将通胀目标设定为一个区间,而非单一的2%目标,这可能预示着央行的政策框架将有所调整。
本周,美联储理事米兰、鲍曼以及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各自的讲话中均提出,采用通胀目标区间而非单一的2%目标具有其优势。
尽管在美联储去年8月完成的五年一次的政策框架评估中,并未包含通胀目标的调整,但官员们的最新言论表明,内部对此议题仍有讨论。
这些讨论出现在一个敏感的政治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来不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低利率。
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特朗普将有机会任命新的人选,市场因此对美联储在新领导层下可能的结构性变化充满猜测。
本周,三位官员从各自的角度解释了通胀目标区间的合理性。
周一,特朗普的盟友、9月16日加入美联储的理事米兰在纽约经济俱乐部表示:
一个过于精确的通胀目标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微观管理。
他指出,“衡量通胀极其困难”,并认为回归2012年以前追求“低而稳定物价”而不设具体数值的做法,也是“一种有趣的方式”。
不过,米兰强调,在做出任何改变前,官员们必须首先让通胀回到2%。
周二,由特朗普任命、并被视为鲍威尔潜在接任人选之一的理事鲍曼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在肯塔基州银行家协会年会上表示:
世界其他国家已经采纳了目标区间。
她认为: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我们为精确的通胀水平而过度焦虑。
鲍曼淡化了政策立即转变的可能性,但补充说“展开对话总是重要的”。
周二同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一档播客节目中称,公众有时会误解美联储在锚定通胀目标时能达到的精确度。他表示:
就通胀目标而言,我实际上对使用一个区间持开放态度。
在被问及理想的区间范围时,Bostic认为区间需要足够窄,以防止通胀上行势头累积,他举例称:
可能在2.25%到1.75%之间。
转向设立通胀区间的讨论,其深层背景是美联储在实现2%目标时面临的长期困境。
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中断以及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率在过去四年半的时间里一直高于2%的目标。
然而,在2020年之前,美联储则长期被相反的问题所困扰——通胀持续低于目标水平。
当时,这一趋势引发了决策者的担忧,认为低通胀将阻碍他们将利率提升至更正常的水平。
这种在目标上下“双向偏离”的历史,凸显了精确控制通胀的难度,也为采纳更具弹性的通胀目标区间提供了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