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利率区间依旧为4.25%至4.5%,这已是连续第三次会议“按兵不动”。同时缩表步伐也保持稳定,继续以当前速度减少国债和 MBS 持有量。
美联储政策维稳背后的“不安”:通胀与衰退的拉锯战
在本次声明中,美联储继续强调: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依旧高企,同时就业市场显露疲态。声明指出,“通胀上升与失业隐忧并存”,而“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剧”。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联储首次特别提到了“贸易”,但却刻意避而不谈“关税”,这一点被市场广泛解读为“审慎压制市场敏感情绪”。
分析师调侃称:“在全球贸易局势紧绷的时刻,写一份经济声明不提关税,本身就是一种立场。”
鲍威尔表态强硬:不急于降息,决策将取决于关税影响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上再次重申当前政策路径:
短期内不会急于降息
对未来利率路径保持开放态度
关税的不确定性将是影响政策的关键变量
他坦言,美联储正面临“信息滞后+政策敏感”的两难局面。在当前不确定性下,贸然调整政策恐适得其反。
“我们并不急于行动,尤其在关税问题尚不明朗的情况下。”
美联储立场分化,政策路径难以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FOMC会议的投票结果为12:0,一致通过维持利率不变。然而,理事们在缩表与未来政策路径上的分歧仍未消除。前期曾主张放缓缩表的沃勒理事,此次虽支持维稳,但未公开修改其立场。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此次暂代缺席的堪萨斯城联储主席史密德行使投票权。
联储内部目前形成较为明显的“鹰鸽分化”:
官员 | 立场 | 表态要点 |
贝斯·哈克(克利夫兰联储) | 鹰派 | 警告不能重蹈2021年“通胀暂时论”的覆辙 |
卡什卡利(明尼阿波利斯联储) | 中性偏鹰 | 支持维持利率,同时关注经济放缓迹象 |
沃勒(联储理事) | 偏鸽 | 关注金融状况收紧可能过快影响经济 |
经济基本面渐显裂痕:滞胀风险浮现
虽然4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略高于预期(+17.7万人),但前值下修、制造业与建筑业放缓等信号表明,劳动力市场逐步降温。
指标 | 数据 | 预期 | 前值(修正后) |
非农就业人数(4月) | +17.7万 | +17.2万 | +21.5万 → +16.8万 |
核心PCE物价指数 | +2.8%(年率) | 2.70% | 2.80% |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的报告指出:“增速放缓叠加通胀粘性,美国经济正走向类似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格局。”
再联想到当年沃尔克主席为了压制通胀而大幅加息,最终引发严重经济衰退与卡特总统连任失败,如今的鲍威尔,工具箱更为有限,却承受相似压力。
市场预期:美联储仍有三次降息?但流动性问题先于政策转向
尽管美联储立场偏鹰,但市场交易员仍押注年内有望实现3次降息,其中7月的会议成为焦点。而市场更为关注的,其实是美债流动性风险:
美国财政部近期成功拍卖十年期国债,需求旺盛
收益率一度跌至当日低点,反映空头回补
财政部罕见表示:“美元仍是世界储备货币”
这番言论虽然意在稳定市场情绪,但反而加剧外界对财政稳定性的疑虑。业内普遍认为,美联储未来可能**动用定向工具(如回购、贴现机制)**以纾解短期流动性风险。
结语:市场需警惕
本次决议以12:0一致通过,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鹰派官员强调通胀风险不可忽视,鸽派则担忧经济硬着陆,美联储正被撕裂在抗通胀与保增长两极之间。
而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数月内最关键的变量。若中美之间、或其他贸易战火再起,其对通胀的滞后性传导,将大幅干扰货币政策制定。
金融市场已进入“高不确定性”时代,每一个美联储的声明,都可能成为书写历史的起点。
📌 建议投资人关注要点:
美联储政策延后降息:避免重仓成长股,布局防御性板块。
通胀粘性未除:关注贵金属、能源、抗通胀资产配置。
美债风险仍存:留意美债市场流动性工具及拍卖表现。
贸易不确定性加剧:跟踪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数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