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多隻寬基ETF披露基金2025年二季報,中央匯金持倉隨之曝光。在今年4月初的股市巨震中,中央匯金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大舉增持ETF。

最新的基金季報顯示,僅4只滬深300ETF和華夏上證50ETF,中央匯金就豪買約1500億元,成爲穩定市場的中流砥柱,在巨震行情中“定乾坤”。

1500億元增持5只寬基ETF

嘉實滬深300ETF發佈的2025年二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機構2”持有該ETF104.15億份,二季度“機構2”增持該ETF55.4億份,持有份額增至159.55億份。根據該ETF披露的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可以推算出“機構2”即爲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機構1”則是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是嘉實滬深300ETF二季度末的持有人情況:

股市平準基金!中央匯金4月買了1500億 - 圖片1

以下是嘉實滬深300ETF一季度末的持有人情況:

股市平準基金!中央匯金4月買了1500億 - 圖片2

根據嘉實滬深300ETF的市場走勢,今年4月初的巨震行情中,滬深300ETF的價格約爲3.9元,可以大致推測中央匯金買入金額約爲210億元。

除了嘉實滬深300ETF以外,今年二季度,中央匯金還增持了其他3只滬深300ETF。

其中,中央匯金增持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高達108.74億份,

股市平準基金!中央匯金4月買了1500億 - 圖片3

根據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市場走勢估算,中央匯金買入該ETF耗資約爲410億元。

同樣,根據公告,可以看出中央匯金增持易方達滬深300ETF的84.29億份,耗資約爲310億元。中央匯金增持華夏滬深300ETF共92.88億份,耗資高達350億元。此外,中央匯金還增持了華夏上證50ETF81.83億份,耗資約爲220億元。

綜上,中央匯金僅增持上述5只寬基ETF,耗資就高達1500億元左右。

除了增持大盤價值風格ETF以外,中央匯金還買入了成長風格ETF。

以華夏中證1000ETF爲例,今年二季度,中央匯金增持該ETF超過38億份,耗資約爲百億元。如下圖所示:

股市平準基金!中央匯金4月買了1500億 - 圖片4

巨震行情“定乾坤”

在4月以來的市場巨震中,中央匯金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4月7日,中央匯金發佈公告:“中央匯金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4月8日,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匯金公司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中央匯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夠能力,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從上述寬基ETF的份額變動情況看,中央匯金言出必行,重金買入,成爲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巨震行情“定乾坤”。

長線資金藉助ETF入市

ETF已成爲資金入市的重要工具,長線資金亦頻頻藉助新發ETF入市。

以今年5月成立的首批3只中證誠通國企數字經濟ETF爲例,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大手筆認購6億元。類似的還有,根據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發佈的上市交易公告書,截至3月27日,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爲12.11億份,佔比達95.67%,其中前十名持有人包括9個企業年金計劃。

外資機構也大手筆增持。7月2日,華寶創新藥ETF發佈的上市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外資巨頭巴克萊銀行位列該ETF第一大持有人,持有2000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期資金入市正在多維協同推進中。ETF作爲一攬子股票的組合,具有持倉透明、分散投資、交易便利、成本低廉、投資容量大等諸多優勢,非常適宜中長期資金進行配置。

後續增量資金可期

隨着市場反彈,近期權益類基金髮行顯著回暖。7月以來,已有超10只權益類基金宣佈提前結束募集。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基金提前結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新基金募集資金已達到預期,提前結束募集可以不再佔用公司資源。二是基金管理人希望基金儘快成立,搶抓建倉時機。

主動權益類基金髮行更是頻現小爆款。7月以來,兩隻主動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超20億元。具體來看,大成洞察優勢混合基金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爲11774戶,發行規模爲24.61億元。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戶数为6118戶,發行規模爲20.82億元。

此外,權益類新品密集上報。7月以來,截至7月20日,超70只權益類基金上報。其中,僅7月11日當天就有19只權益類基金集中上報,且頻現創新產品。

海外長線資金也頻頻出手。據記者瞭解,近期,富國基金香港子公司富國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富國香港”)拿到德國養老金KZVK的投資委託,金額爲5000萬美元,用於投資中國股票,包括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以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展望後市,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趙楓表示,權益市場向好的基礎仍然穩固,一方面是因爲經濟基本面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過程中,未來伴隨產能出清和競爭程度減輕,企業盈利有望逐步回升並恢復一定的成長性;另一方面,高股息公司的靜態股息率回報仍遠超過無風險利率,資金會繼續流向權益類資產,相對於巨大的資產配置需求,當前高股息資產仍然是稀缺的。對於新增供給受限、商業模式優秀的成長類公司,因其能夠持續創造較高的資本回報和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願意付出合理的估值成爲股東。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趙明超,原文標題:《中央匯金,豪買!》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