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會”“特澤會”促進俄烏和平的努力還未落地,地緣政治風險似乎再一次重新壓過了和平預期,國際油價在連續兩週下跌後呈現企穩回升之勢。

僅僅四天之內,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俄烏局勢的態度再一次出現戲劇性反轉,似乎從“促和”轉變到“促攻”。

本週伊始,市場對俄烏局勢一度充滿樂觀情緒。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8月18日週一仍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及歐洲領導人舉行會晤,積極表態將安排俄烏領導人會談。

然而,隨着和平進程陷入僵局,據媒體最新報道,特朗普於8月21日週四在社交媒體上話鋒一轉,暗示“烏克蘭若不打擊俄羅斯則無勝算”。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

這就像一支體育界的偉大球隊,防守出色,卻不被允許進攻。這樣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情況就是這樣。

這一轉變的背後是外交努力的停滯,而黯淡的和平前景則迅速推高了國際油價,有望結束長達兩週的連跌。布倫特原油期貨與WTI原油期貨價格均在本週錄得上漲,布倫特原油漲幅爲2.7%。

從“促和”到“促攻”,短短四天特朗普對烏克蘭立場急轉,油價有望終結兩週連跌 - 圖片1

從“促和”到“促攻”,短短四天特朗普對烏克蘭立場急轉,油價有望終結兩週連跌 - 圖片2

和平斡旋遇阻,凸顯衝突複雜性

本週伊始,市場期待和平的氛圍濃厚。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結束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的會晤後評價積極,並稱雙方雖未達成協議但已十分接近。

隨後,他又在白宮安排了與烏克蘭總統及歐洲多國領導人的會晤,表示將着手安排俄烏領導人雙邊會談乃至美俄烏三方峯會,試圖爲這場持續三年半的衝突畫上句號。

然而,和平之路並非坦途。據《環球時報》早前社評指出,對話談判是解決俄烏衝突的唯一可行出路,但外部勢力的干預往往會使局勢更加複雜。此次,無論是三方峯會還是俄烏單獨會談,均未能如期舉行。

知情人士稱,關於組建一支維和部隊以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威懾俄羅斯的構想,也迅速遭到了克里姆林宮的拒絕。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俄羅斯問題高級官員Thomas Graham指出,特朗普總統顯然沒有理解他所面臨問題的複雜性。

美國企圖用軍事施壓獲取談判籌碼

在外交斡旋受挫的背景下,特朗普的公開表態發生了180度轉變。他在社交媒體上將烏克蘭比作一支“擁有出色防守,卻不被允許打進攻”的球隊。這一言論被外界解讀爲,美國可能在調整其對烏戰略,試圖通過施加軍事壓力來獲取談判籌碼。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對烏軍事支持政策本身也在發生變化。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表示,美國當前對烏克蘭的支持已不再是“贈送”武器,而是“出售”武器。

同時,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20日週三,美國副總統萬斯表示,歐洲國家必須承擔烏克蘭安全保障的“主要責任”,並支付“大部分”費用。這一系列動作表明,美國希望將更多成本責任轉移給歐洲盟友。

儘管如此,特朗普並未完全關上軍事介入的大門。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可能提供“空中支援”,作爲和平協議的一部分。這種模糊表態爲美國未來的角色留下了空間,但也加劇了局勢的不確定性。

地緣風險重燃,國際油價應聲反彈

外交前景的黯淡迅速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引發漣漪。據新華社報道,地緣政治風險是影響油價波動的顯著外部衝擊之一,衝突通常會加劇市場的不確定性,造成地緣溢價抬升。

此前兩週,市場對俄烏達成和平協議的樂觀預期曾一度打壓油價。而隨着和談希望減弱,避險情緒重新主導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週五的亞洲時段,布倫特原油期貨與WTI原油期貨價格均在本週錄得上漲,布倫特原油漲幅爲2.7%,有望扭轉此前的下跌趨勢。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指出,“停火的可能性越小,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制裁的風險就越大。”

交易員們正在爲更大的風險進行定價。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其他基本面也爲油價提供了支撐。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上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了600萬桶,遠超分析師預期的180萬桶,這也爲油價提供了需求側的支撐。

同時,投資者也正密切關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以尋找美聯儲下月降息的信號,降息預期通常會刺激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短期來看,俄烏局勢的後續發展仍將是牽動全球能源市場神經的關鍵因素。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