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煉油商尋求原油多元化,市場面臨供應過剩挑戰

亞洲煉油商正在將尋油目光投向更遠的地區,超越以往主要依賴的中東供應商。然而,這種多元化策略並未成功提振市場,因爲當前原油市場料將迎來過剩局面。亞洲地區消耗着全球約40%的石油,以往其原油供應主要依賴波斯灣地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與外交政策,包括將俄羅斯原油納入制裁目標,迫使煉油商們紛紛搶購來自美國、巴西和尼日利亞的原油。

輕質低硫原油在布倫特原油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其採購量的激增本應支撐布倫特原油價格,並推高反映市場健康狀況的價差指標。然而,布倫特原油相對於中東基準原油迪拜原油的溢價已跌至4月以來最低水平。部分原因在於,交易商預計未來幾個月市場原油供應將氾濫,無論是OPEC+聯盟內外的原油產量都將增加。

原油供應過剩預期

市場預計原油過剩將於下季度開始,這主要源於OPEC+今年恢復了疫情期間擱置的大部分產能,而聯盟外產油國(如美國、巴西和圭亞那)的產量也在增加。能源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旗下的OilX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平均日產量較2025年同期高出140萬桶,這一增幅是國際能源署(IEA)對全年需求增長最新預估的兩倍多。

全球平均日產量增長 140萬桶
IEA全年需求增長預估 不到70萬桶

法國巴黎銀行能源策略主管阿爾多·斯潘傑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尤其是明年第一季度,市場需求顯然會走弱。”

原油流向調整與貿易政策影響

特朗普激進的外交與貿易政策還導致原油流向重新調整,並引發大量不確定性與波動。彭博社測算顯示,印度煉油商本月在現貨市場異常搶購了約2000萬桶原油,以規避俄羅斯供應。儘管近日他們已恢復購買俄羅斯原油,但這種態勢能否持續尚不明確。

此外,有跡象表明,特朗普向各國施壓要求縮小對美貿易順差的舉措已產生影響。7月底,巴基斯坦一家煉油商同意購買該國首批美國原油;本月早些時候,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也表示,因關稅壓力購買了少量美國原油。

斯巴達商品公司高級石油市場分析師June Goh稱,布倫特與迪拜原油價差收窄,使得美國和西非原油能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亞洲市場,“尤其是WTI原油在亞洲的定價極低,爲巴基斯坦和越南等新興市場打開了大門。”

對美國原油需求的增加推高了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原油出口地)的油價,但對更廣泛的美國國內基準油價幾乎未起到支撐作用。WTI原油價差已接近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儲油中心的庫存已連續七週上升。

需求前景與市場預期

市場還面臨着黯淡且不確定的需求前景。特朗普的關稅攻勢將在多大程度上抑制全球經濟增長仍不明確,而全球向非化石能源轉型的趨勢持續推進,在中國尤爲明顯。IEA表示,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不到2023年的一半。

IEA數據顯示,歐洲近幾個月已有多家煉油廠關閉(包括英國六家煉油廠中的兩家),這意味着該地區今年的原油加工量將下降。美國和歐洲即將到來的煉油廠檢修期,也將進一步削弱煉油需求。

各大銀行普遍看空原油——高盛預計布倫特原油年底將小幅跌至60多美元區間中段——但當前一系列指標顯示,油價跌幅可能超出預期。

巴黎銀行的斯潘傑表示:“我認爲市場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轉向看空布倫特和WTI原油。不過,2026年下半年供應增長應會放緩,“屆時情況應該會開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