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正尋求推出數字化黃金,爲貴金屬交易、結算和抵押創造全新模式,此舉可能徹底改革倫敦9000億美元的實物黃金市場。
週三,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David Tait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儘管許多投資者恰恰因爲黃金的實物特性和無交易對手風險而重視它,視其爲避險資產,但黃金必須數字化以擴大市場覆蓋面。這一名爲"集合黃金權益"(PGIs)的新數字單位將於明年第一季度在倫敦與商業參與者試點運行。
黃金本週創下歷史新高,過去三年價值翻倍。但對大多數銀行和投資者而言,黃金在其資產負債表上仍是靜態、無收益資產。數字化後的黃金可用於滿足保證金要求和作爲抵押品,實現盈利用途。
不過,當前該計劃面臨市場阻力,因爲黃金市場是避險的既得利益者主導。黃金交易平臺BullionVault研究總監Adrian Ash質疑倫敦批發市場是否會採用這一創新,認爲"這像是在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數字化黃金瞄準9萬億美元抵押品市場
世界黃金協會推出的“集合黃金權益”將允許銀行和投資者買賣存放在獨立賬戶中實物黃金的分割所有權。該框架依賴小型核心參與者羣體在信託結構中共同擁有標的黃金。
Tait指出:
從抵押品角度看,銀行將大幅受益,因爲它們獲得了將資產負債表上的黃金用作抵押品的機會。我們正努力標準化黃金的數字層,使其他市場使用的各種金融產品能夠在黃金市場中應用。
該試點項目將包括“主要銀行和貿易公司”作爲標的黃金的共同所有者,項目顧問公司Hilltop Walk Consulting創始人Allan Guild證實了這一安排。
倫敦市場尋求第三種交易模式
"倫敦本地"批發黃金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實物交易中心,由滙豐銀行和摩根大通等商業銀行的龐大持倉以及英格蘭銀行的金庫容量支撐,業務採用"場外交易"模式進行。
目前倫敦市場存在兩種交易類型:涉及特定金條的"分配"黃金交易,以及不指定具體金條的"未分配"黃金交易。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和律師事務所Linklaters週三發佈的白皮書,该提案将为伦敦场外黃金交易创造第三种交易类型。
這是世界黃金協會多年數字化黃金市場項目的最新步驟,此前已於今年1月推出了針對煉廠和金條的區塊鏈數據庫。
挑戰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競爭
儘管金價飆升,但業內人士認爲這一世界最古老資產之一面臨被加密貨幣和與傳統資產掛鉤的穩定幣等競爭對手超越的風險。
迄今爲止,大多數創建黃金支持穩定幣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目前最成功的兩個黃金穩定幣Tether Gold和Pax Gold分別管理着約13億美元和10億美元資產,相比之下,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4000億美元。
部分市場參與者表示,這些努力可能面臨阻力,因爲黃金市場由高度根深蒂固、風險規避的現有參與者主導。
世界黃金協會今年1月與代表黃金交易銀行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聯合推出的區塊鏈數據庫"金條完整性計劃"採用較爲緩慢。不過,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首席執行官Ruth Crowell表示,在煉廠中"接受度非常好",96%的良好交割清單煉廠已加入。
Tait承認這一過程有時困難,但仍相信它能改變黃金採購方式。他表示:“隨着數據庫變得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會使用它...每根金條最終都會有自己的護照,自己的出生證明”。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