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月CPI漲幅低於預期,關稅政策對通脹影響有限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數據,4月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8%,與預期一致,與上月數據持平,爲自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整體CPI環比上漲0.2%,同比攀升2.3%,連續三個月低於預期。
CPI報告顯示,機票和酒店價格回落,表明非必要服務需求有所減弱。二手車、卡車和服裝價格也有所下降。食品雜貨價格近一年來首次下跌,其中雞蛋價格降幅達到1984年以來最大。新車價格持平,並未如預期那樣因關稅上調而上漲。不過,傢俱和電器等大部分依賴進口的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儘管外界普遍預計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會推高通脹,但企業可能仍在消化大量庫存,暫時還未到不得不提高價格的地步。許多關稅已被下調,包括中美貿易戰休戰後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但美國進口商仍面臨較高的貿易成本,並且擔心關稅在暫停期結束後會再次上調。
上週末中美達成臨時協議後,爲期90天的關稅減免措施將美國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商品總計145%的關稅降至30%,這意味着未來物價漲幅可能會較爲溫和。但據彭博經濟研究分析,如果企業爲補充庫存而集中採購,導致港口擁堵,實際上可能會推動CPI更快上漲。
數據公佈後,美國國債價格延續漲勢,美元下跌,標普期貨早盤跌幅收窄。鑑於關稅政策未來走向及其對經濟的最終影響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美聯儲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維持利率不變。許多經濟學家認爲,中美貿易關稅的暫時緩和降低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但關稅仍將使通脹水平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目標。
從任天堂(Nintendo Co.)到寶潔公司(PG.US)等企業都表示,會嘗試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然而,隨着需求放緩,企業的定價能力究竟有多強尚不明晰。週四即將公佈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預計顯示,4月美國消費者商品支出基本持平,該數據主要反映商品消費支出情況。
服務成本方面,儘管人們都在關注關稅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但近年來推動通脹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住房成本,這是服務類支出中佔比最大的一項。受租金上漲帶動,住房價格上漲了0.3%。
CPI數據對比 | |
---|---|
核心CPI環比 | 0.2% |
核心CPI同比 | 2.8% |
整體CPI環比 | 0.2% |
整體CPI同比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