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市場迎來新浪潮,華爲、蘋果等巨頭加速佈局

近期,AI眼鏡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產品發佈高潮。華爲計劃於5月19日舉辦新品發佈會,其中智能眼鏡將成爲發佈重點。與此同時,蘋果公司也在積極佈局可穿戴設備和AI硬件領域,預計在2026-2027年推出首款AI智能眼鏡,直接對標Meta的Ray-Ban產品線,並搭載自研專用處理器。

Meta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披露,Ray-Ban Meta AI眼鏡的月活躍用戶數量是一年前的四倍多。今年4月,Meta還在Ray-Ban Meta AI眼鏡上推出了實時翻譯功能,覆蓋了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即使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也能使用。Meta還計劃未來爲智能眼鏡引入“實時AI”功能,通過內置攝像頭捕捉視野內容,实现基于實時AI的交互式對話能力。

根據WellsennXR的數據,Ray-Ban Meta AI眼鏡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銷量爲52.5萬臺,同比增長209%。全球AI智能眼鏡第一季度的總體銷量爲60萬臺,同比增長216%,預計全年銷量將達到550萬臺。

2025年被視爲AI眼鏡的爆發元年,小米等公司也有望在後續發佈AI智能眼鏡,爲智能終端市場帶來新的催化。

全球AI眼鏡市場概述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眼鏡市場主要由Meta主導,銷量約爲52.5萬臺,佔據約90%的市場份額。Meta預計2025年Ray-Ban Meta AI眼鏡的銷量可以達到1000萬臺,但市場普遍預期全球AI眼鏡的銷量可能在450萬至500萬臺之间。

Meta在AI眼鏡領域的領先地位

Meta憑藉其先發優勢和產品迭代經驗,在AI眼鏡領域一枝獨秀。Ray-Ban Meta智能眼鏡於2023年9月推出第二代,2024年銷量已達到150-160萬臺,成爲全球首款銷量突破百萬的消費級AI眼鏡產品。Meta與Ray-Ban合作,利用其在眼镜行业的设计與渠道资源,結合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快速覆蓋歐美及日韓市場,並集成Meta AI助手的多模態交互能力,形成技術壁壘。

相比之下,三星、亞馬遜等大廠因產品定位保守、供應鏈佈局滯後及生態協同不足,市場份額較小。國內初創企業更多聚焦中低端產品,市場反饋有限。隨着小米、華爲等廠商推出更加成熟的AI/AR眼鏡產品,競爭格局可能會發生變化。

值得期待的AI眼鏡新產品

預計今年內將有多個AI眼鏡產品發佈。小米的AI眼鏡產品可能在第二至第三季度推出,分爲高端和低端版本,低端版本可能通過國內供應鏈將價格壓至1000元以內,支持攝像頭、音頻模塊及AI功能。華爲AI眼鏡預計也在第二至第三季度公佈,展现華爲硬件创新与模型能力的深度融合。其他廠商如豆包、Rokid、雷鳥、三星、榮耀、傳音等也可能在2025年推出自己的AI眼鏡新品。Meta可能在年內推出第三代Ray-Ban Meta智能眼鏡,但具體日期和價格尚未披露。

AI眼鏡的新技術方向

AI眼鏡正在探尋採用光波導+Micro LED的單色或全綵顯示方案,以實現輕量化與高顯示效果。碳化硅材料的衍射光波導因其高折射率被重點研發,可擴大視場角(FOV),目前單副鏡片光學模組成本約200美元,預期隨量產成本下降。在SOC芯片方面,主要發展路徑是低功耗+算力提升。電池的創新方向主要是提升能量密度與鏡腿狹長空間的形狀適配性。

小米近期發佈的MIMO大模型,參數爲7B,可能對AI眼鏡等端側應用產生影響。7B模型端側可實現複雜場景的文本生成、本地檢索,但涉及動態交互或實時多模態任務仍需依賴雲端。若小米對其7B模型進行模型壓縮技術優化,理論上可賦能AI眼鏡,但需注意端側推廣需依賴算力資源優化及量化技術降低功耗,具體實現需結合實際硬件性能。

品牌 銷量(萬臺) 同比增長(%)
Ray-Ban Meta AI眼鏡 52.5 209
全球AI智能眼鏡 60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