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分析:美股市場看漲,財報季和貿易政策成關鍵因素

隨着標普500指數在上週五再次刷新歷史高位,華爾街對美股未來走勢的討論愈發熱烈。摩根大通市場情報部門主管Andrew Tyler本週撰文表示,當前市場格局看漲,預算/稅收法案和貿易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化,以及即將到來的財報季,都可能推動美股達到新的歷史高點。

Tyler預計,金融板塊將繼續創造積極的動能,並將被科技巨頭股所承接並加速,直至8月28日英偉達財報發佈。他還指出,目前市場頭寸調整尚未形成阻力,預計非农就业数据将足以推动市场继续走高,直至倉位變得過於緊張。

摩根大通的美股“五類多空情境”

看多情境 看空情境
(i) 宏觀數據向好 (i) 宏觀數據利空
(ii) 通脹未出現大幅上升 (ii) 債券收益率飆升
(iii) 貿易協議紛紛達成 (iii) 貿易戰升級
(iv) 預算/稅收法案未引發債券收益率飆升 (iv) 預算/稅收法案遭債市“排斥”
(v) 財報季帶來驚喜 (v) 財報季大幅不及預期

小摩觀點認爲,整體而言,摩根大通目前保持策略性看漲,認爲宏觀數據將帶來足夠的樂觀情緒,使標普500指數有望創下一系列新高。盈利門檻足夠低,金融和科技板塊的表現足以支撐整個財報季市場走高,而勞工節前夕的英偉達財報足以激發投資者對第四季度的熱情。

稅收和貿易是關鍵。小摩認爲共和黨推行的"大而美法案"將獲通過,但並不認爲債券市場會立即做出負面反應。關於貿易,小摩確實認爲很快會有一系列貿易協議公佈,其效果是降低實際關稅稅率。儘管可能仍會在貿易方面看到一些波折,尤其是如果特朗普對製藥/半導體行業加徵關稅的話。但就目前而言,市場將會忽略這些潛在事件。

在風險方面,小摩認爲主要集中在三點:

(i) 非農就業數據出現下行意外;

(ii) 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包括與加拿大、歐盟等貿易伙伴在數字稅、稀土和基準關稅等方面的重新升級;

(iii) 以色列/伊朗局勢惡化將美國拖入戰爭,導火索可能是伊朗對沙特石油生產和/或美國軍事基地的襲擊。

小摩重申了上週的觀點,看好做多大型科技股、週期股和高貝塔值的股票策略。在國家/地區層面,小摩看好澳大利亞、中國科技股和日本市場,但認爲短期內美國市場將跑贏世界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