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對美國股市前景持不同觀點

摩根大通策略團隊最新研判指出,美國勞動力市場趨緩對股市的壓制效應可能超過美聯儲降息的提振作用,這可能完全抵消美聯儲貨幣寬鬆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首席策略師米斯拉夫·馬特伊卡及其團隊認爲,儘管美聯儲可能因就業數據疲軟和關稅推升通脹壓力而啓動降息週期,但就業市場走弱對投資者信心的衝擊將更爲顯著。研報中強調:“勞動力市場疲軟帶來的負面效應,將比美聯儲放鬆貨幣政策產生的正面推動力更具主導性。”

市場焦點正聚焦於本週即將披露的系列就業數據,包括職位空缺報告和非農就業數據等關鍵指標,投資者試圖從中捕捉美國經濟復甦的實質性信號。當前交易員預期顯示,美聯儲年底前至少實施兩次降息的概率已充分計價,而對於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市場多空雙方几乎形成五五開的對峙格局。

與之形成觀點對照的是,摩根士丹利策略團隊在邁克爾·威爾遜的帶領下提出不同見解。該機構認爲,市場很可能在降息預期兌現前就已提前啓動反彈行情。據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預測,美聯儲將在2026年累計實施七次降息操作,這一政策轉向將爲今年下半年的股市表現提供重要支撐。其策略報告指出:“儘管降息利好的提前消化可能導致短期波動,但從歷史規律看,在美聯儲正式進入降息週期後,股市往往能延續強勢表現。”

上週,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兩大指數均以歷史新高收盤,分別上漲了約3.5%和4.1%。

兩大投行觀點交鋒的背後

兩大投行觀點交鋒的背後,實質是對美國經濟拐點判斷的分野。摩根大通側重於就業市場惡化對消費端和企業盈利的連鎖反應,而摩根士丹利更關注政策轉向對估值擴張的驅動作用。當前市場處於數據真空期的敏感時點,即將公佈的就業指標將成爲驗證雙方邏輯的關鍵試金石,其結果或將重塑投資者對美聯儲政策路徑和經濟前景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