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7月16日,乘聯分會發布車市掃描。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7.1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7%,較上月同期下降5%,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147.3萬輛,同比增長11%;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55.5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4%,較上月同期下降7%,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383.5萬輛,同比增長13%。

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33.2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26%,較上月同期下降4%,新能源市場零售滲透率58.1%,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80.1萬輛,同比增長33%;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31.6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7%,较上月同期增長1%,新能源廠商批發滲透率56.9%,今年以來累計批發676.3萬輛,同比增長37%。

乘聯分會: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7.1萬輛 同比增長7% - 圖片1

7月第一週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0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較上月同期下降6%。

7月第二週全國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8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11%,較上月同期下降4%。

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7.1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7%,較上月同期下降5%;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147.3萬輛,同比增長11%。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形勢好於預期,尤其近兩個月的出口改善,穩定了內需的基礎。2025年7月共有23個工作日,生產銷售時間相對充裕。隨着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產能充裕,燃油車市場萎縮壓力下的去庫存特徵明顯,預計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7月車市進入休整期。近幾年夏季車市淡季不淡的特徵日益明顯,2014-2019年的7月車市零售佔全年總量平均在6.9%,而2020-2024年的7月車市零售佔全年總量平均在8.4%,其中2024年仍達到7.5%的佔比。2025年2月起,行業置換率穩定在60%以上,已成爲拉動乘用車市場的主要動力。車市月度規律日益平穩發展。

期待以舊換新的效果下半年更強,國家層面已經明確政策實施週期,避免了政策切換對市場產生的波動。建議地方政府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前規劃好補貼資金的使用計劃,避免出現資金提前用盡的情況。建議各地加強政策協調,中央政府加強對地方政府補貼政策的指導和協調,制定統一的補貼標準和實施細則,減少地區之間的差異。

乘聯分會: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7.1萬輛 同比增長7% - 圖片2

7月第一週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3.9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9%,较上月同期增長0%。

7月第二週全國乘用車廠商日均批發4.6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1%,較上月同期下降12%。

7月1-13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55.5萬輛,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長34%,較上月同期下降7%;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383.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3%。

近期國際環境變數仍多,需求不足、價格下降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但汽車行業出口形勢較好。中央各部門與各地區協力、加快落實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汽車產銷實現較快增長。因此汽車行業發展靠“內、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近日国家反內卷行动快速推进,行業秩序明顯改善。

由於2024年7月以舊換新政策啓動,今年7月的銷量基數會相對較高。6月行業出現明顯的去庫存特徵,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去庫存力度均較大,因此7月的產銷開局較強。

皮卡產銷:2025年6月份皮卡市場銷售4.8萬輛,同比增長7.5%,環比下降7.4%,處於近5年的高位水平。2025年1-6月份皮卡市場銷售30.7萬輛,同比增長16.4%。

長城汽車持續保持強勢皮卡領軍地位,國內外市場表現均很好。在國內皮卡零售市場,長城汽車、江鈴汽車、鄭州日產、江西五十鈴等表現較好,國內“皮卡一超三強”格局繼續保持。皮卡市場的主力區域以西南、西北爲主,西部地區的皮卡需求較大。2025年6月西南、西北地區的皮卡需求佔到總體需求的44.5%,成爲兩大核心市場。皮卡主力城市6月是烏魯木齊、重慶、成都、深圳、北京、海口、普洱等。隨着新能源皮卡發展,深圳、廣州等廣東新能源皮卡車市增長較強,新能源助力皮卡市場有更好的內需發展空間。

皮卡出口:今年全國皮卡總體行業出口超強,2025年6月皮卡出口2.6萬輛,同比增18%,環比下降8%,行業出口佔比繼續保持高位,1-6月皮卡出口15.8萬輛,同比增長41%。2024年皮卡出口佔比皮卡總銷量的45%,2025年6月達到55%,2025年1-6月達到52%,中國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較好。皮卡作爲國際化車型,已成爲我國商用車出口中的最強品類。部分皮卡企業抓住出口機遇實現強勢增量,如江淮汽車(600418.SH)、比亞迪汽車、上汽大通、長安汽車(000625.SZ)、長城汽車(02333)等的出口規模都很大,很多皮卡廠商出口佔各自廠商皮卡總銷量的一半以上。作爲國際化車型的皮卡,已成爲我國商用車出口中的最強品類。

新能源皮卡:2024年全國新能源皮卡銷量2.1萬輛,同比增長170%。2025年6月新能源皮卡0.7萬輛,同比增長506%,環比下降11%,2025年1-6月累計新能源皮卡4.1萬輛,增長890%,形成超強於燃油皮卡的較好走勢。相對於電動輕卡的物流需求暴增,電動化是商用車路權提升的最佳方式。隨着電動化和乘用化的發展,皮卡市場的空間逐步改善。6月新能源皮卡銷量中:比亞迪汽車銷量3,742輛、吉利雷達電動皮卡1,746輛、長安汽車增程皮卡661輛,鄭州日產554輛,其他皮卡企業的新能源車也有一定規模。伴隨着國內新能源皮卡市場啓動,逐步培育市場,預計中國皮卡未來將會更快的發展來滿足國內外需求。

中國汽車電動化發展必然拉動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世界領先的電動化產業鏈,改變世界汽車和製造業的產業格局。電動化的發展是產業鏈的全方位競爭力體現,電動化技術創新仍有巨大的空間,而智能化是賦能電動化的創新,智能駕駛是電動車的重要功能,進一步賦能汽車電動化的發展。因此相較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的觀點,更認同“智能化賦能電動化”。

自動駕駛是車輛功能,不足5000元的硬件成本佔整車成本5%左右,自動駕駛的套件成本也不高。目前的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核心是整車企業的競爭,智能化是賦能電動化,整車企業要聚焦電動化,而不是忙於所謂下半場的智能化。

電動化的技術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並非電動化已經競爭穩定了。電動化對燃油車設計的顛覆性變革:從整車架構到製造模式的全方位重構。電動化徹底顛覆了燃油車以發動機爲核心的機械架構。電動車車身設計呈現"去冗餘化"特徵。封閉式前臉設計使風阻係數降至0.23Cd。電動化底盤呈現"解構-重組"特徵。電驅動系統實現能量效率的階躍式提升。電動車三合一電驅系統效率達97%,較燃油發動機35%的熱效率提升近3倍。轉速方面,電動車的輪邊電機峯值轉速達25000rpm,比燃油發動機紅線轉速高4倍。

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關係本質上是"軀體"與"神經"的共生——電動化提供基礎物理載體,而智能化賦予其適應複雜環境的"生命力"。未來競爭焦點在於"智能化賦能汽車電動化"。只有當智能化技術深度服務於電動化系統的能效優化、安全冗餘和體驗升級時,新能源汽車才能真正實現從"功能機"到"智能體"的質變。

6月,我國動力和其它電池合計產量爲129.2GWh,環比增長4.6%,同比增長51.4%。1-6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爲697.3GWh,累计同比增長60.4%。

6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8.2GWh,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35.9%。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10.7GWh,佔總裝車量18.4%,環比增長2.0%,同比降低4%;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47.4GWh,佔總裝車量81%,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49.7%。1-6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99.6GWh, 累计同比增長47.3%。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55.5GWh,佔總裝車量18.5%,累計同比下降10.8%;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244.0GWh,佔總裝車量81.4%,累计同比增長73.0%。

2025年6月的新能源汽車合格證產品產量是111萬輛、同比增長21%。2025年1-6月新能源車國內合格證589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純電動乘用車356萬輛、同比增長50%;插混乘用車203萬輛、同比增長18%;純電動專用車和貨車28萬輛,這樣的產量數據還是較好的。

純電動車目前主力電池能量密度區間在125到160之間。尤其2025年二季度表現比較突出的是125到140的電池佔比達到61%,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2025年二季度的電池能量密度160以上的車型佔比6%,相對於2024年13%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形成寧德時代(03750)和比亞迪(01211)兩者相對較強的特徵。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的佔比份額從2024年已經反超比亞迪。2025年二季度比亞迪開始發力恢復。億緯鋰能和中創新航表現較強。欣旺達(300207.SZ)、瑞浦蘭鈞(00666)、蜂巢能源、極電新能源的提升明顯。由於比亞迪全面轉型磷酸鐵鋰電池,因此寧德時代、LG、蜂巢等前三家的三元電池優勢更加明顯,近期巨灣技研、億緯鋰能表現較好。

按照近幾年的走勢進度看,上半年VS年銷量:內銷燃油車48%、內銷新能源40%、出口45%左右較合理。2025年上半年乘用車銷量已經全面統計完成,由此也能預估全年的銷量範圍。尤其是很多車企年初就公佈了全年的銷量目標。乘用车上半年銷量与全年銷量的进度关系需结合季节性规律、市場結構變化(新能源與傳統燃油分化)、政策助力等三大核心因素。

從上半年完成和年目標對比看,年度銷量的成績單較複雜,簡單的50%的目標進度是偏高的。根據歷史數據測算:目前內銷燃油車48%、內銷新能源40%、出口45%,就是很好的完成了年目標,綜合看完成44%的進度就是很好的實現了上半年的年度進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