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多方位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

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在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覆邵家輝議員的提問時表示,政府通過多種政策措施支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包括人才培訓、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維護、品牌建立和市場開發等。政府於2017年設立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旨在建立中藥及中藥產品的參考標準,並通過技術轉移加強業界對中藥及相關產品的品質控制。政府並未直接資助個別企業營運,而是通過政策措施和資源促進產業發展。

政府持續完善香港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強與中醫藥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涵蓋專利、植物品種保護、商標、未披露商業資料、版權及註冊外觀設計等方面。中醫藥業界的科研技術成果如符合條件,可申請專利保護,业界也可就中药产品的名称或标志申请商標注册作保护,中藥產品包裝的外觀可通過外觀設計註冊獲得保護。

知識產權培訓與爭議解決

知識產權署與不同持份者合作,支持和推動本地企業(包括中醫藥業)妥善保護、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識產權資產。自2015年5月推出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計劃,舉辦知識產權培訓課程及實務工作坊,涵蓋專利、商標及外觀設計的註冊申請及維權等不同課題。2020年10月推出「升級版」計劃,提供更廣泛的知識產權培訓課程及實務工作坊,並與香港律師會合作,爲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知識產權諮詢服務。

知識產權署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推進在香港籌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預計2025年底投入服務,聚焦向包括中醫藥業在內的本地初創和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知識產權資訊及服務。

就知識產權爭議解決,調解和仲裁是有效途徑。《2017年仲裁(修訂)條例》中與知識產權爭議相關的條文已於2018年1月生效,釐清所有知識產權爭議均可通過仲裁解決,以及相關裁決可以在香港執行。律政司自2015年起,每年均在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中舉辦與解決知識產權爭議相關的專題環節,並派員出席知識產權署舉辦的知識產權培訓項目。

執法與市場拓展

香港海關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打擊侵權活動,並與知識產權擁有人(包括中醫藥業)保持緊密聯繫,共同監察市場情況,迅速對違法店鋪採取執法行動。海關亦經常與內地、澳門、香港其他政府部門、海外執法機構及世界海關組織等緊密聯繫,交換情報,並對涉嫌侵權活動採取聯合執法行動。

中醫藥發展基金自2019年正式啓動以來已先後獲注資十億元,旨在提升中醫藥界的整體水平,促進香港中醫藥全方位及高質量發展,資助計劃涵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市場開拓、研究及調研、宣傳推廣等方面,並按業界最新發展需要持續推出多項新措施及優化措施。

衛生署透過檢測中心協助中藥業界和檢測業界提升檢測技術。檢測中心透過多學科、多手段,例如性狀鑑別、化學檢測和DNA檢測等多項檢測方法,並通過發表專論、培訓及技術轉移等,協助業界應用這些檢測方法。

衛生署亦成立了政府中藥檢測中心諮詢委員會,提供平臺予持份者就檢測中心的長遠發展策略、措施及特定計劃提供意見。此外,衛生署過去五年亦多次與中藥業界和檢測業界見面,就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所制定的中藥材安全標準及檢測方法進行交流。

現時管委會所定的中藥材安全標準及檢測方法是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及香港市場現況而制定。管委會將持續檢視現行檢測標準及方法,在確保用藥安全的前提下,以科學化角度建立安全標準及檢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