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多方位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在立法会会议上书面答覆邵家辉议员的提问时表示,政府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支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包括人才培训、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维护、品牌建立和市场开发等。政府于2017年设立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旨在建立中药及中药产品的参考标准,并通过技术转移加强业界对中药及相关产品的品质控制。政府并未直接资助个别企业营运,而是通过政策措施和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持续完善香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与中医药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涵盖专利、植物品种保护、商标、未披露商业资料、版权及注册外观设计等方面。中医药业界的科研技术成果如符合条件,可申请专利保护,业界也可就中药产品的名称或标志申请商标注册作保护,中药产品包装的外观可通过外观设计注册获得保护。
知识产权培训与争议解决
知识产权署与不同持份者合作,支持和推动本地企业(包括中医药业)妥善保护、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识产权资产。自2015年5月推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计划,举办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及实务工作坊,涵盖专利、商标及外观设计的注册申请及维权等不同课题。2020年10月推出「升级版」计划,提供更广泛的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及实务工作坊,并与香港律师会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知识产权署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进在香港筹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预计2025年底投入服务,聚焦向包括中医药业在内的本地初创和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资讯及服务。
就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调解和仲裁是有效途径。《2017年仲裁(修订)条例》中与知识产权争议相关的条文已于2018年1月生效,厘清所有知识产权争议均可通过仲裁解决,以及相关裁决可以在香港执行。律政司自2015年起,每年均在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中举办与解决知识产权争议相关的专题环节,并派员出席知识产权署举办的知识产权培训项目。
执法与市场拓展
香港海关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打击侵权活动,并与知识产权拥有人(包括中医药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监察市场情况,迅速对违法店铺采取执法行动。海关亦经常与内地、澳门、香港其他政府部门、海外执法机构及世界海关组织等紧密联系,交换情报,并对涉嫌侵权活动采取联合执法行动。
中医药发展基金自201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获注资十亿元,旨在提升中医药界的整体水平,促进香港中医药全方位及高质量发展,资助计划涵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市场开拓、研究及调研、宣传推广等方面,并按业界最新发展需要持续推出多项新措施及优化措施。
卫生署透过检测中心协助中药业界和检测业界提升检测技术。检测中心透过多学科、多手段,例如性状鉴别、化学检测和DNA检测等多项检测方法,并通过发表专论、培训及技术转移等,协助业界应用这些检测方法。
卫生署亦成立了政府中药检测中心咨询委员会,提供平台予持份者就检测中心的长远发展策略、措施及特定计划提供意见。此外,卫生署过去五年亦多次与中药业界和检测业界见面,就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中药材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交流。
现时管委会所定的中药材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是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香港市场现况而制定。管委会将持续检视现行检测标准及方法,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以科学化角度建立安全标准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