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解僱鮑威爾傳聞震動市場,投資者佈局“陡化交易”對沖風險

上週,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消息在全球市場引發震動。Citrini Research分析師詹姆斯·範吉倫迅速向約5萬名客戶發出“宏觀交易”警報,建議買入兩年期美債,同時賣出十年期美債。這一策略基於預期,若新任美聯儲主席更傾向配合特朗普的降息訴求,短期債券收益率可能因政策寬鬆預期而下行;而央行獨立性被削弱的擔憂,則可能推高長期通脹預期,進而抬升長期債券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預期在鮑威爾隨後發表講話後迅速應驗,市場波動甚至超出最初預測。儘管特朗普當天晚些時候否認了相關計劃,部分市場反應有所逆轉,但範吉倫等投資者仍堅持原有策略,認爲這一曾被視爲“不可想象”的風險正逐漸成爲現實威脅。

加拿大皇家銀行全球資產管理公司BlueBay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官馬克·道丁指出:“過去我們認爲美聯儲不會受政治干預,但如今這種共識正在動搖。”包括道丁、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及Invesco等機構在內的投資者,其持倉策略已隱含對“鮑威爾對沖”的考量,從看跌美元到“陡化交易”(即押注短長期債券收益率差擴大),這些操作既有經濟基本面支撐(如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預期、債務赤字擴張),也將鮑威爾面臨的政治壓力視爲新增利好因素。

近期特朗普及其盟友對鮑威爾的攻擊明顯升級,以美聯儲總部翻修成本超支爲由,持續施壓要求其辭職。鮑威爾則回應稱,若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增加經濟不確定性,美聯儲本可在今年更早啓動降息。儘管多數華爾街人士認爲,特朗普“因故解僱”鮑威爾面臨法律障礙(博彩市場Polymarket顯示其2025年離職概率僅22%,較上週18%小幅上升),但調查顯示,多數受訪者仍預期鮑威爾將完成任期至明年5月。

上週的市場反應直觀展現了這一風險的衝擊力:從“解僱傳聞”到特朗普否認的不足一小時裏,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0.11個百分點,其與5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擴大至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元兌歐元跌幅超1%,股市亦大幅下挫。

美國銀行利率策略師梅根·斯威伯認爲,“陡化交易”對沖效果可能受限,因財政部或通過控制長期債券發行量來抑制收益率上行(7月30日將公佈下一季度再融資計劃)。她更推薦“盈虧平衡利率”策略(即普通國債與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之差),認爲這是“更乾淨”的對沖工具,可有效捕捉鴿派美聯儲政策推高通脹的潛在風險。目前,反映市場通脹預期的10年期盈虧平衡利率已升至2.42%,接近2月以來最高水平,顯示投資者正爲美聯儲獨立性風險定價。

美聯儲理事沃勒是下一任主席的熱門人選之一。他週五表示,若7月底政策會議上多數同事支持維持利率不變,他將投反對票並主張降息以支持就業市場。調查顯示,33%的受訪者支持沃勒接任,其次是財政部長貝森特。部分投資者則將鮑威爾風險視爲多重挑戰中的一環:哥倫比亞線程針公司全球利率策略師艾德·侯賽尼指出,“最糟糕的情景是美聯儲喪失獨立性、關稅引發大幅通脹、財政政策在中期選舉前進一步刺激,三者同時發生。”他正通過期權押注利率波動率將從三年低位回升。

彭博宏觀策略師愛德華·哈里森分析,若美聯儲最終採納沃勒的降息建議,在通脹預期升溫背景下,長期收益率更可能上行。回顧歷史,去年美聯儲首次降息後,長期利率僅在美聯儲停止下調聯邦基金利率時才停止上漲。若美聯儲在內部異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不確定性將推高期限溢價,最終導致長期利率上升,這反而可能加劇特朗普對美聯儲的降息施壓,形成“諷刺循環”。

值得關注的是,範吉倫的“陡化交易”策略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24年3月,他就基於“特朗普可能當選並解僱鮑威爾”的預期,建議客戶佈局相關交易。當時他指出:“這聽起來瘋狂,但完全可能發生。”儘管此後因持倉成本過高暫時退出,如今他再次認爲,“加速時機”已經到來。

市場後續需關注的經濟數據包括:美聯儲方面,7月19日至31日爲對外通訊靜默期,7月22日鮑威爾將出席會議致辭,同日美聯儲監管副主席鮑曼將與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特曼進行對話。債券拍賣方面,7月21日將發行13周、26周國庫券,7月22日發行6周國庫券,7月23日發行17周國庫券并重启20年期債券發行,7月24日發行4周、8周國庫券及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

日期 事件
7月21日 發行13周、26周國庫券
7月22日 發行6周國庫券
7月23日 發行17周國庫券並重啓20年期债券發行
7月24日 發行4周、8周國庫券及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