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新關稅協議,全球貿易格局逐漸明朗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近期宣佈與日本達成關稅協議,對日本進口商品(包括汽車)徵收15%的關稅,汽車佔美日貿易逆差中的最大比例。此外,美國與菲律賓和印尼分別達成了19%的關稅协议,而越南的基準稅率爲20%,東南亞國家可能獲得相似的稅率。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學家Trinh Nguyen表示,當前的關稅水平使得美國企業從國外進口商品相較於國內生產更具成本效益。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宣佈,將與中國財政部長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會談,旨在延長關稅休戰期並擴大討論範圍,顯示中美關係趨於穩定。

亞洲股市對此消息反應積極,日本日經225指數飆升3.2%,豐田汽車等汽車製造商領漲,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0.2%。

儘管最新的協議帶來了一定緩解,但關鍵問題仍未解決。特朗普政府仍在考慮對半導體、藥品等商品徵收一系列行業關稅,這對包括中國臺灣地區和印度在內的亞洲經濟體至關重要,兩地尚未宣佈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韓國也更容易受到行業關稅的影響,儘管與日本的協議可能爲新任總統李在明提供一個參考模板。

特朗普表示可能會對約150個較小國家徵收10%-15%的統一關稅。

隨着關稅水平逐漸明朗,亞洲企業可以開始規劃如何調整業務運營,以將銷售損失降至最低。

標普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東盟地區的製造業出現了自2021年8月以來最明顯的疲軟,主要表現爲新訂單大幅減少、大規模裁員以及採購活動放緩。

巴克萊銀行的布萊恩·譚等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最新協議延續了這樣一種趨勢,即關稅稅率正朝着特朗普總統最近提出的15%-20%的統一稅率區間靠攏,而非目前的10%,這會加大亞洲GDP增長預測面臨的下行風險。

對於美國消費者,經濟學家警告稱,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感受到一些影響。高盛集團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的基準“對等”關稅稅率將從10%升至15%,這一結果可能會加劇通脹,並拖累經濟增長。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他希望先觀察關稅政策的最終定案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再決定是否降息。

目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正爲在貿易方面取得的“勝利”歡呼,投資者總體上也感到寬慰。

國家/地區 關稅稅率
日本 15%
菲律賓 19%
印尼 19%
越南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