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網現代化推動銅需求激增,銅價長期高位運行

全球範圍內的電網現代化改造與擴建工程正在推動銅消費增速遠超預期。隨着數字化和清潔能源革命帶來的電力需求增加,銅價有望長期保持高位。智利、剛果(金)等主要產銅國因新礦投資不足導致供應受限,部分分析師預測2030年前銅價將突破每噸1.2萬美元的歷史峯值,較當前約9700美元/噸的價格上漲23%。

儘管終端用戶正在尋求替代方案,銅因其卓越的導電性、耐用性和多功能性仍難以被取代。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全球電網投資額繼2024年創下3900億美元紀錄後,今年預計將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

銅需求增長預測

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BMI)的最新預測,全球發電與輸電網絡升級帶來的銅需求將從今年的1252萬噸增至2030年的1487萬噸。

年份 銅需求(萬噸)
2023 1252
2030 1487

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Widmer預計,到2030年全球銅需求將較當前增長10%至3032萬噸,屆時供需缺口將達184萬噸。

數據中心與電動汽車成需求新引擎

全球基礎設施諮詢公司AECOM的全球信息和通信技術負責人Peter Charland表示,AI和ML數據中心需要更強大、更高效的算力支撐,這意味着電力需求激增。諮詢機構CRU預測,數據中心用銅量將從2020年的7.8萬噸增至今年的26萬噸,2030年將突破65萬噸。

電動汽車的用銅量也呈倍數增長,BMI預測其需求將從2020年的20.4萬噸,增至2025年的120萬噸,並在2030年躍升至220萬噸。

替代方案難解近渴

面對迫近的供應短缺與價格飆升,建築、製造等用銅成本佔比高的行業正加速探索替代材料與循環利用方案。雖然鋁材成本僅爲銅的三分之一,但其在數據中心佈線中的應用已被逐步淘汰。再生銅雖然能降低65%的能耗,但分析師預計其供應量到2030年僅能從目前的1000萬噸增至1100萬噸。

在數據傳輸領域,光纖已憑藉帶寬優勢基本取代銅纜。不過,分析師普遍認爲,現有解決方案難以快速緩解銅供應危機,特別是關乎各國經濟增長命脈的重大基建項目。CRU的Balla警告:“即便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如果沒有配套的電網系統支撐,一切都將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