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銅進口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波動,全球金屬貿易格局面臨轉變
美國計劃在本週末對銅進口徵收高達50%的關稅,這一政策走向存在不確定性。智利作爲美國最大的銅供應國,正在積極爭取豁免,同時美歐“金屬聯盟”概念的升溫可能對全球銅價和金屬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特朗普政府於7月8日宣佈即將實施銅關稅的消息,導致市場劇烈反應,當天銅價大漲13%,收於每磅5.6855美元,創1968年以來歷史新高。7月23日,銅價進一步升至每磅5.82美元的新高,儘管隨後經歷三日回調,截至週二又小幅回升至5.63美元。
銅被廣泛應用於建築、電子等多個領域,其價格波動與通脹密切相關,因此這一輪上漲引發市場對成本傳導與價格壓力的擔憂。
StoneX金屬需求高級分析師Natalie Scott-Gray指出,市場普遍存在“關稅疲勞感”和對“國家豁免”可能性的期待。若美國在8月1日实施铜关税之际宣布某些國家豁免,例如智利,可能會導致COMEX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間的套利空間迅速收窄。
智利財政部長Mario Marcel已表示正推動爭取豁免。分析人士認爲,智利之所以被“特別對待”,不僅因其在美國銅供應中佔據主導地位,也因爲美智之間存在貿易順差。
市場 | 價格(每磅) |
---|---|
COMEX 9月銅合約 | 5.63美元 |
LME三個月期銅 | 4.44美元 |
若無國家豁免出現,關稅全面生效,StoneX預計套利差將進一步擴大,美國銅價將在中期維持高位。美國對銅的進口依賴度高達44%,這意味着任何供應中斷都可能進一步推升價格。
與此同時,LME銅價或面臨下行壓力,因爲高關稅可能削弱對美國市場的吸引力,導致全球庫存重新流入LME倉庫,期貨價格曲線將進一步拉寬。
在關稅預期下,美國銅進口商已展開“搶跑”行動。摩根大通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國銅進口同比暴增129%,導致庫存激增。StoneX亦稱,目前已有部分銅貨物停泊在美國海域外,等待最佳入境時機。
摩根大通大宗商品主管Gregory Shearer表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提前採購”已加劇全球供應失衡。儘管全球銅供給仍然緊張,但目前庫存分佈極度不均。他預期2025年下半年這種“提前透支”的效應將逐步回吐,銅價在年內或將承壓。
他還指出,隨着銅流重新分配至其他地區,LME庫存將獲得補充,套利空間擴大,將對LME銅價構成持續壓力。
摩根大通全球研究部門預計,隨着關稅政策逐漸明朗,COMEX與LME銅價的套利空間將擴大至50%左右,即COMEX價格更高,而LME價格回落。
與此同時,歐洲也正謀求從美國鋼鐵、鋁和銅關稅中獲得豁免。歐盟貿易專員Maros Sefcovic日前表示,美歐貿易協議正朝着建立“金屬聯盟”的方向邁進,擬通過“歷史配額+優惠待遇”的機制,爲彼此經濟構建“共同保護圈”。
根據StoneX的說法,在“金屬聯盟”框架下,歐盟鋼鋁出口將獲得一定免稅配額,配額之外仍適用50%的高關稅。目前這一配額制度尚未最終敲定。而對於銅和木材,美國仍在就232調查結論進行評估,預計最終關稅不超過15%。
RJO期貨資深策略師John Caruso指出,即使沒有關稅,銅仍處於長期牛市週期。“我們正處於AI數據中心擴張的熱潮中,某些數據中心單體銅需求高達2177噸,”他說,當前全球電網升級、電動化進程與AI技術普及帶來的銅需求已“幾乎無限”,供需錯配將長期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