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才法案》確立穩定幣監管規則,金融公司準備推出鏈上金融體系
美國《天才法案》(GENIUS法案)爲穩定幣設定了聯邦規則和官方指導方針,美國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於7月18日簽署使之成爲法律。這項法律旨在促進加密貨幣等數字資產的使用規模,可能爲數字資產成爲日常支付與跨境轉移資金的方式鋪平道路。
穩定幣的使用近年來激增,尤其在加密交易者在比特幣與以太幣等其他代幣之間進出資金時,以及在跨境金融服務方面的滲透率加速增長。穩定幣通過錨定美元、歐元、黃金等核心儲備資產來維持穩定價值比例,開始步入全球金融市場的主流資產領域。
穩定幣本質上是“鏈上的美元”,用高流動性美元資產(現金、短期美債) 1:1 做底層抵押。這種新型支付載體提供了穩定與高效的結合,資本市場看到了“數字美元化”的商業潛能。高利率以及加息週期令這些儲備賺取可觀利息,爲穩定幣發行商們(如Circle、Tether)帶來接近銀行級利潤,同時也提供“準貨基”收益。
金融公司和零售公司正在醞釀各自的穩定幣戰略,以抓住穩定幣所提供的即時支付與極速跨境結算的重大機遇。傳統銀行處理支付軌道上的審查款項可能需要數日,涉及跨境交易時則往往更久。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考慮發行穩定幣的公司甚至包括沃爾瑪和亞馬遜。加密貨幣愛好者們熱議的“代幣化”以RWA(Real-World Assets,現實資產上鍊)爲核心,包括國債、貸款、基金份額、房地產、應收賬款、碳信用等可衡量價值的傳統金融/實體資產上鍊條。花旗集團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月度穩定幣結算量已達6,500–7,000億美元,傳統銀行業巨頭們陸續計劃發行自有穩定幣。
RWA概念描述爲“將有形或離鏈資產的所有權,通過智能合約發行的代幣在區塊鏈上表示”。代幣化讓這些資產獲得統一的共享賬本、實時結算與可編程屬性,從而降低交割風險並提高效率。Ripple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的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33年實現代幣化的現實資產規模(以RWA爲核心)或將超過18萬億美元,預計自2025年以來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有望達53%。
然而,一些專家表示,這項新法律不會立刻“打開閘門”。企業對穩定幣的“新機會”將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複雜考量,既涉及監管與貨幣戰略層面也涉及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層面。
企業首先需要確定其穩定幣的具體用途。例如,零售平臺可以向顧客提供穩定幣用於購物路徑,這或許會吸引對加密貨幣交易更熟悉的用戶。一些公司則可能將其用於內部的跨境支付,因爲穩定幣可以實現近乎即時、且費用通常低得多的跨境支付,但是面臨加密貨幣資產安全的相關問題以及面臨黑客威脅的概率也將隨之提升。
對於非銀行類的金融機構而言,穩定幣將帶來新的合規成本與監管要求,因爲《天才法案》要求發行方遵守反洗錢與“瞭解你的客戶”(KYC)等核心監管要求。
華爾街金融巨頭美國銀行與花旗集團正積極考慮發行自有的穩定幣,而不是直接採用泰達幣等現有穩定幣。其他如摩根士丹利則在密切關注穩定幣領域的發展趨勢。
在穩定幣正式上線前,華爾街傳統銀行巨頭們往往需要權衡多項因素,其中包括持有代幣可能如何影響流動性監管要求。根據現行的美國銀行業法規,將穩定幣等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的銀行,可能被要求持有更多資本。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發行穩定幣。與其他加密貨幣類似,穩定幣是在區塊鏈上創建的——一種記錄交易的數字化賬本。當今已有數百條區塊鏈網絡存在,其中以太坊與Solana是兩條最受歡迎的底層區塊鏈網絡。
儘管《天才法案》已簽署成法,但一些具體細則的生效日期可能要到數年之後;與此同時,聯邦銀行監管機構預計將出臺規則,以填補某些監管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