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稅收政策變動威脅清潔能源項目財務可行性

美國財政部即將發佈的稅收指導政策可能對全美數百個清潔能源項目的財務可行性構成威脅,這一決定可能顛覆現有規則,加劇特朗普政府對風能、太陽能產業的政策收緊態勢。

核心爭議源於清潔能源稅收抵免資格認定標準的調整。長期以來,若開發商在特定截止日期前完成項目計劃成本5%以上的支出,即可被視爲符合"在建"條件並獲得稅收補貼。但特朗普上月簽署行政令,要求財政部大幅提高這一門檻,或要求開發商提供更多施工進度證明。分析指出,若新規落地,許多依賴稅收抵免實現盈利的項目將面臨資格喪失風險,甚至可能被迫取消。

自今年年初以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工廠和清潔能源項目被取消、推遲或縮減,截至6月,共和黨選區的投資額達117億美元。分析發現,超過16500個工作崗位流失,其中近12000個位於共和黨選區。

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目前全美尚未開工的風能、太陽能項目就超過2500個,總裝機容量相當於約383個核反应堆。這些項目大多處於前期開發階段,對政策變動尤爲敏感。Advanced Energy Advisors首席執行官羅納·雷施警告,即便部分項目能通過調整滿足新規,其利潤率也將遭受重創,而電力成本的上漲壓力可能最終轉嫁至消費者端。

政策轉向與市場矛盾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已通過多重渠道顯現。除稅收規則調整外,聯邦土地新開發禁令、撤銷拜登政府沿海水域風力渦輪機預留決定,以及否決愛達荷州大型風電場規劃等舉措,均構成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系統性施壓。

與此同時,美國環境保護署提議撤銷溫室氣體危害公衆健康和福利的認定,這表明美國環境保護署將不遺餘力地以犧牲太陽能和風能爲代價來支持化石燃料的發展。

由於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應用的不斷增長,電力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這導致仍在承受更大範圍通脹壓力的美國人的賬單支出增加。與此同時,天然氣渦輪機項目積壓,而新的核電項目也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實現。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專家布萊恩·墨菲指出,這種政策緊縮與當前電力需求激增、電價上漲的市場環境形成矛盾,作爲唯一能快速規模化滿足需求的能源類型,風能、太陽能的發展受阻或將推高整體用電成本。

黨內博弈與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層面正上演着複雜的黨內博弈。特朗普在推動稅改法案時,曾通過延長風能、太陽能稅收抵免逐步淘汰期限的條款,換取部分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但同時又與極右翼衆議院自由黨團達成協議,利用行政權力削減稅收優惠以爭取其投票。

這種雙重策略導致財政部指導方針的制定陷入兩難:根據參議院協商條款,2026年7月前符合"在建"條件的項目可獲四年建設期以及稅收抵免,否則需在2027年底前投產;而總統行政令則要求項目在明年截止日前完成"實質性部分"建設,並防止人爲加速資格認定。

行業焦慮在財政部政策發佈前達到頂點。代表太陽能製造商的Boundary Stone Partners合夥人邁克·卡爾直言,當前指導方針已成爲業界"最關鍵變量"。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等保守派勢力則以確認提名人爲籌碼,向政府施壓要求政策符合"國會立法原意"。截至最新消息,相關談判仍在持續,而財政部的最終裁決或將決定數千億美元清潔能源投資的去留。

項目狀態 項目數量 總裝機容量
尚未開工的風能、太陽能項目 超過2500個 相當於約383個核反應堆
投資額 工作崗位流失
共和黨選區投資額 117億美元 超過16500個
共和黨選區工作崗位流失 - 近12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