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指數創新高,AI板塊成主導力量

本週,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人工智能(AI)板塊的強勁表現成爲背後的主導力量。儘管若AI熱潮降溫,股指或面臨壓力,分析人士認爲,這未必會同步拖累美國經濟。

目前美股估值確實不低,但價格並非判斷是否值得買入的唯一指標,因此對重演“互聯網泡沫”的擔憂相對緩和。雖然市場即將進入傳統上的不利季節,部分投資者或許會選擇提前獲利了結,但推動大型科技股上漲的AI交易仍具基本面支撐。

科技股盈利預期上調

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Jessica Rabe指出,除特斯拉(TSLA.US)外,分析師今年和明年分別上調了“七巨頭”科技股以及博通(AVGO.US)的盈利預期,平均增幅分別爲3.3%和2.6%。微軟(MSFT.US)、蘋果(AAPL.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GOOG.US)和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在2025年的盈利預期提升幅度高于标普500整體水平;到2026年,英偉達(NVDA.US)也進入這一行列。

雖然英偉達和博通尚未公佈最新財報,但Rabe認爲,第二季度財報季總體可以稱得上“成功”,業績表現和盈利預期上調顯示,大型科技股的盈利動能依舊強勁,預計將繼續帶動個股及大盤走高。

AI對股指漲幅的貢獻

然而,投資者依然對AI在本輪上漲中的佔比感到擔憂。DataTrek Research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Nicholas Colas估算,如果沒有生成式AI的提振,標普500今年的漲幅可能只有3%至4%,而非當前的10%。英偉達、微軟、Meta和博通这四家公司合计占標普500權重的21%,貢獻了驚人的60%的2025年漲幅。

DataTrek依然看好大型科技股,Colas認爲上述四家公司證明了目前其股價估值“沒有自然上限”。雖然聽起來有些類似1999年的科技泡沫,但當下的上漲有更紮實的盈利基礎。不過他也警告,如果生成式AI交易遭遇挫折,標普500可能會下跌至少6%,甚至可能高達14%或更多,尤其是在投資者情緒急劇轉向負面時。

這對指數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風險,因爲這些巨頭在標普500中的權重極高。歷史上,互聯網泡沫破裂時,美國經濟也同步陷入衰退。然而,Sevens Report總裁Tom Essaye指出,2000年代初的經濟放緩並非僅由科技股崩盤引發,9·11恐怖襲擊同樣是重要因素。

Essaye表示,“當前市場確實容易受到AI相關科技股熱情消退的影響”,一旦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消失,市場將面臨阻力。但這並不一定伴隨經濟衰退。他認爲,即便在可能的政策不確定性(包括關稅以及白宮對美聯儲的批評)下,美國經濟仍可能保持韌性,或出現一種“輕度滯脹”情景,即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通脹小幅回升,但AI表現不及預期,市場依舊會在宏觀穩定的背景下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