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推進《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第二階段,新增行業及適應氣候變化類別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近日宣佈,《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第二階段將從2A部分開始,並逐步擴展至2B及後續階段,以實現分類目錄的持續更新與拓展。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新增了製造業和資訊及通訊科技業,同時首次涵蓋了轉型活動和適應氣候變化,以響應市場對轉型投資的需求和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
第二階段分類目錄在第一階段包含的四個行業(發電、交通運輸、建築和廢物處理)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新行業,使得涵蓋的行業數目從四個增加至六個,經濟活動從12項提升至25項。
轉型活動的定義與分類
轉型活動是指目前未符合綠色定義,但能在短期內顯著減少碳排放或有潛力轉型至低碳排放的經濟活動。例如,某些氫氣製造的碳排放未符合綠色標準,但通過使用低碳能源或碳捕集技術,可以降低碳排放並在特定年份內達到指定減排目標。第二階段分類目錄將轉型活動細分爲“活動”和“措施”兩個類別。“活動”指的是在指定時間內按照減排路徑實現綠色標準,或者能够显著促进减碳的经济活動;“措施”則聚焦於支持減碳的技術、流程、設備或材料等。
適應氣候變化的新增類別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減緩”和“適應”雙軌並行。第一階段聚焦“減緩气候变化”,而第2A階段分類目錄中新增了“適應气候变化”的類別,即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全球每年在气候適應方面的资金缺口高达1,870億至3,590億美元,为推进气候適應行动带来巨大挑战。
第2A階段分類目錄聚焦香港及鄰近地區的氣候風險,率先針對水災風險與水資源壓力,並引入相關的適應措施,例如安裝水資源監測設備。未來,當局將根據實踐經驗、氣候風險的變化及市場需求,考慮逐步擴展至其他氣候風險領域。
分類目錄目前屬自願使用性質,旨在提供一套清晰可用並以科學爲依歸的評估工具,釐定綠色和可持續以及轉型的定義,藉此支持市場能力建設、提升數據能力和推動更廣泛的應用。長遠而言,當局會考慮如何將香港分類目錄納入銀行監管政策中,並就此與銀行業保持溝通。
當局希望透過就第2A階段分類目錄原型展開的公衆諮詢,可以廣泛收集建議以作爲最終定稿及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其後,分類目錄的發展將逐步擴展至2B及後續階段。
階段 | 行業數量 | 經濟活動數量 |
---|---|---|
第一階段 | 4 | 12 |
第二階段 | 6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