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分析香港房地產市場印花稅減免及政策影響
瑞銀近期分析指出,對400萬港元至600萬港元物業的印花稅減免可能性爲中等,預計稅收損失每年少於20億港元。這一減免措施與2023至2025年間每年140億至700億港元的土地收益相比,影响相對较小。目前,該價位物業佔市場成交量的32%,针對性的印花税减免有望进一步刺激市场成交量,加快行業去庫存,並支持土地銷售。
自2025年2月印花稅減免後,400萬港元以下物業的成交量年初至今已上升40%,達到11663宗。瑞銀於7月31日首次提出“資本通買樓”計劃的潛在影響,當時香港財政司司長宣佈香港政府正與中國內地部門合作,研究放寬跨境資金轉移限制。儘管細節仍需商討,瑞銀不預期該計劃會在短期內全國推行,但任何政策更新都有可能釋放因美國加息而受壓的本地潛在需求。
瑞銀還認爲,進一步放寬“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豪宅投資限制的可能性屬中等,目前該計劃僅涵蓋5000萬港元或以上的物業。此外,香港政府可能致力於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以支持本地零售業。繼“粵車南下”計劃推出後,預期“多次往返”個人遊簽註可能擴展至深圳以外的大灣區城市居民。瑞银預期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将繼续成为香港施政报告的重点,並會加快相關發展措施。同時,香港政府可能會公佈“房託通”的最新推出時間表。
物業價格區間 | 印花稅減免 | 市場成交量佔比 | 年初至今成交量變化 |
---|---|---|---|
400萬港元至600萬港元 | 1.5%至2.25%降至100港元 | 32% | - |
400萬港元以下 | 減免後 | - | 40%上升至11663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