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將審理特朗普全球性關稅計劃合法性,影響廣泛

美國最高法院宣佈,將於11月5日就特朗普總統在其第二任期內實施的全球性關稅計劃是否合法舉行口頭辯論。這一事件將成爲對特朗普經濟及貿易政策核心主張的一次重大考驗。

特朗普自2025年2月起,以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貿易逆差爲由,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據此對包括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普遍性關稅,並實施更高的“互惠關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這些關稅非法,美國財政部將必須退還約一半已徵收的關稅收入,這將對聯邦財政造成沉重壓力。貝森特警告稱,如果最終裁決拖至2026年6月,屆時可能涉及7500億美元至1萬億美元的退稅,極易引發經濟秩序混亂。

特朗普則強硬表態,若關稅被廢除,美國將面臨“經濟災難”。他已請求最高法院加速審理,但法律界人士指出,最快裁決也可能需數月時間。

企業與消費者影響

若法院最終推翻部分關稅,企業將有望申請退稅,這對公司財務狀況和股價可能形成短期利好。Relex公司製造業戰略副總裁Rohit Tripathi表示,企業盈利將立即改善,但消費者短期內難以感受到明顯降價,因爲多數公司此前已通過內部消化或供應鏈轉移來應對關稅成本。

諮詢公司Kearney地緣政治部門負責人Drew DeLong指出,若特朗普敗訴,企業將面臨一系列操作難題,首先需確認退稅資格,其次還需應對可能出現的“關稅真空期”。在新政策出臺前,企業可能會爭相補貨,造成供應鏈波動和價格短期混亂。

華爾街分析師預計,短期內與關稅高度相關的公司股票可能因市場預期修復而上漲,但中長期不確定性仍高。

專家指出,即便法院推翻關稅,消費者在未來的假日購物季也不會立即受益,因爲今年的進口和庫存採購已在數月前完成。Tripathi預計,至少需6至8個月纔可能看到市場庫存逐步恢復,一年後消費者纔會逐步感受到價格回落。

Kearney消費者研究院負責人Katie Thomas強調,消費者不會獲得過去被轉嫁的關稅退款,但部分公司可能利用退稅減少裁員,並在一定程度上下調零售價格。她指出,真正惠及消費者的關鍵是減少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這一目標短期難以實現。

政策替代方案

如果最高法院判決特朗普濫用IEEPA,白宮可能會迅速採取替代措施。DeLong分析,最可能的方案是利用《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賦予的緊急關稅權力,臨時對進口商品徵收不超過15%的關稅,但最長期限僅150天。屆時,政府可通過第301條展開對特定國家的調查,從而實施針對性關稅,但該程序複雜、耗時且存在政治不確定性。

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可能尋求國會立法支持,但由於關稅政策在國會並不受歡迎,這一途徑風險更高。

美瑞貿易動態

特朗普於8月1日宣佈對瑞士出口商品徵收39%的高額關稅,8月8日生效,理由是美瑞商品貿易長期失衡。最新數據顯示,瑞士對美出口(不含黃金)8月較7月大幅下滑22%,其中手錶出口降幅達8.6%,黃金出口更是暴跌99%,僅0.3噸。美瑞貿易逆差縮小至20.6億瑞士法郎,創2020年以來次低水平。

瑞士政府曾在關稅生效前最後一刻試圖說服特朗普放棄加徵,但未獲成功。目前雙方談判仍在進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週表示“很可能與瑞士達成協議”,但未透露具體細節。爲分散對美出口依賴,瑞士已簽署與南美的自由貿易協定。

瑞士對美出口變化 8月較7月變化
總出口(不含黃金) -22%
手錶出口 -8.6%
黃金出口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