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費者通脹增速放緩,核心通脹仍高於央行目標
根據FOREXBNB的報道,日本政府的公用事業補貼政策導致消費者通脹增速出現放緩,但通脹水平依然遠高於日本央行設定的目標。日本總務省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剔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較7月的3.1%有所下降,達到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同時,涵蓋所有品類的整體CPI同比漲幅也從3.1%降至2.7%。
進一步剔除能源價格後的核心-核心CPI同比上漲3.3%,僅略低於7月水平,符合分析師預期。
市場預期與央行政策
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央行在本次會議中將維持政策不變,因此此次CPI數據料不會影響該行週五的貨幣政策決議。美聯儲本週早些時候的降息舉措未引發市場動盪,交易員正聚焦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是否會在新聞發佈會上釋放政策轉向信號,暗示其委員會正在考慮加息。
NLI研究所經濟研究部主任Taro Saito表示,這些CPI數據可能在央行預期範圍內,不會影響今天的政策決定,因爲他們更關注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而核心通脹仍在改善。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加息時機,預計最快將在明年1月——前提是屆時經濟風險已有所緩解。
彭博經濟學家Taro Kimura表示,儘管受臨時性能源補貼影響,日本整體C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但8月通脹動能依然強勁,這使得日本央行有望按計劃在10月啓動加息。其中,剔除生鮮食品、能源價格及補貼影響後的通脹指標,同比漲幅仍維持在3%以上,遠高於央行2%的目標。
通脹因素分析
8月日本能源價格同比下跌3.3%,創2024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同時,政府實施的天然氣及電力補貼政策,直接拉低整體CPI 0.26個百分點。
除能源外,食品價格同樣是拖累通脹放緩的因素之一。儘管食品價格延續上漲態勢,但漲幅明顯收窄:加工食品價格同比上漲8%,低於7月的8.3%;大米價格同比漲幅從7月的90.7%大幅回落至69.7%。此外,服務價格連續第三個月維持1.5%的同比漲幅。
推動通脹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汽油價格,8月汽油價格同比上漲0.6%,扭轉了7月1.3%的跌幅。
持續高企的食品通脹很可能成爲日本央行政策討論的焦點議題。數據中提及的漲價食品包括巧克力、咖啡、壽司、雞肉及雞蛋等。
CPI同比漲幅 | 7月 | 8月 |
---|---|---|
核心CPI(剔除生鮮食品) | 3.1% | 2.7% |
整體CPI | 3.1% | 2.7% |
核心-核心CPI(剔除能源) | -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