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行業迎來增長爆發期,中國企業佔據供應鏈核心地位

根據FOREXBNB的報道,隨着Meta等科技巨頭推出新型智能眼鏡,行業正接近“爆發臨界點”。美銀研究報告預測,2025-2027年人工智能眼鏡(AI glasses)將主導市場增長,而2028年起增強現實眼鏡(AR glasses)有望成爲新的增長核心。中國在全球智能眼鏡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擁有超過80%的供應商佔比和製造中心地位。美銀將歌爾股份、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等企業列爲行業核心受益標的。

行業趨勢:從“AI先行”到“AR主導”

美銀分析師認爲智能眼鏡行業已進入需求加速釋放階段,增長邏輯呈現“兩階段分化”特徵。第一階段(2025-2027年)AI眼鏡領跑增長,預計年均增速達25%。第二階段(2028年起)AR眼鏡接棒主導,預計年均增速高達101%。2025-2030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40%,2027年前後有望迎來出貨量“翻倍拐點”。

階段 類型 預計年均增速
第一階段(2025-2027年) AI眼鏡 25%
第二階段(2028年起) AR眼鏡 101%

供應鏈格局:中國爲核心製造基地

全球智能眼鏡供應鏈呈現“中國主導、區域分工”特徵。中國企業掌控超80%核心環節,覆蓋攝像頭、光波導、微機電系統(MEMS)、電池等關鍵領域。全球智能眼鏡主要製造基地集中於中國,但部分非核心組裝環節正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重點公司分析:評級與估值邏輯

美銀基於“供應鏈地位+技術壁壘+增長確定性”,對三家核心標的給出明確評級與目標價。

1. 歌爾股份——全球組裝龍頭,上調至“買入”。目標價42元人民幣,基於2026年預期市盈率34倍。

2. 水晶光電——AR光學核心,維持“買入”。目標價30元人民幣,基於2026年預期市盈率27倍。

3. 舜宇光學——攝像頭/光波導雙輪驅動,維持“買入”。目標價104港元,基於2026年預期市盈率25倍。

行業風險提示

技術落地風險、供應鏈波動風險、需求不及風險和競爭加劇風險是智能眼鏡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