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中國鋰電池產業鏈投資及擴產項目概覽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統計數據,2025年1-8月,中國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新簽約、開工擴產項目共計183個,計劃總投資額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反映出鋰電產業鏈在結構性調整中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呈現出“高端擴產提速、低端產能出清”的明顯趨勢。

項目細分與投資主體

具體到各個環節,鋰電池和固態電池擴產項目分別有54個和23個,佔比分別爲30%和13%。在鋰電池、負極材料等成熟產品領域,開工項目佔比高於新簽約項目,顯示出企業更側重於加快產能建設。而固態電池、鈉電池等新興項目的新簽約佔比更高,體現了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卡位佈局和搶佔先機的戰略意圖。

從投資主體來看,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三元)、負極(人造石墨)、隔膜等傳統環節的擴產主要由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恩捷股份(002812.SZ)等頭部企業主導。跨界企業大幅收縮,更注重產業鏈協同與主業深耕。

投資額與區域分佈

2025年1-8月,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總規劃投資額達4000億元。其中,鋰電池環節投資額佔比超過40%,固態電池領域規劃投資額達35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上游規劃總投資額超800億元,負極材料規劃投資額爲286億元。

環節 投資額(億元) 佔比
鋰電池 超過1600 40%
固態電池 350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上游 800 -
負極材料 286 -

從區域分佈來看,國內鋰電產業鏈擴產項目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等地。華東地區以長三角(江蘇、浙江)和山東爲核心,重點佈局材料及電池製造環節。華中地區以湖北、湖南爲增長極,打造“資源+製造”一體化基地。海外市場方面,馬來西亞、印尼、匈牙利項目居多,其中馬來西亞因其地缘政治风险低、外資政策友好、交通樞紐等優勢,吸引了多家電池廠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