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中国锂电池产业链投资及扩产项目概览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统计数据,2025年1-8月,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新签约、开工扩产项目共计183个,计划总投资额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反映出锂电产业链在结构性调整中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呈现出“高端扩产提速、低端产能出清”的明显趋势。
项目细分与投资主体
具体到各个环节,锂电池和固态电池扩产项目分别有54个和23个,占比分别为30%和13%。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成熟产品领域,开工项目占比高于新签约项目,显示出企业更侧重于加快产能建设。而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兴项目的新签约占比更高,体现了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卡位布局和抢占先机的战略意图。
从投资主体来看,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负极(人造石墨)、隔膜等传统环节的扩产主要由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恩捷股份(002812.SZ)等头部企业主导。跨界企业大幅收缩,更注重产业链协同与主业深耕。
投资额与区域分布
2025年1-8月,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总规划投资额达4000亿元。其中,锂电池环节投资额占比超过40%,固态电池领域规划投资额达350亿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上游规划总投资额超800亿元,负极材料规划投资额为286亿元。
环节 | 投资额(亿元) | 占比 |
---|---|---|
锂电池 | 超过1600 | 40% |
固态电池 | 350 | -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上游 | 800 | - |
负极材料 | 286 | - |
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锂电产业链扩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等地。华东地区以长三角(江苏、浙江)和山东为核心,重点布局材料及电池制造环节。华中地区以湖北、湖南为增长极,打造“资源+制造”一体化基地。海外市场方面,马来西亚、印尼、匈牙利项目居多,其中马来西亚因其地缘政治风险低、外资政策友好、交通枢纽等优势,吸引了多家电池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