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會議紀要:通脹風險減弱但未消除,降息應對經濟疲軟
加拿大央行最新會議紀要顯示,決策者認爲加拿大經濟面臨的通脹風險有所減弱,但尚未完全消除。儘管上行風險已經降低,貿易摩擦帶來的額外成本仍存在不確定性,包括這些成本何時、何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顯現,仍無法判斷。
此次討論發生在央行9月17日宣佈降息至2.5%之前,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央行行長麥克勒姆表示,通脹壓力已明顯緩解,當前政策重心已轉向應對經濟疲軟。
經濟數據 | 數值 |
---|---|
第二季度經濟收縮 | 1.6% |
出口下滑 | 27% |
8月失業率 | 7.1% |
7月和8月就業減少 | 10萬個崗位 |
央行管理委員會曾考慮將利率維持在2.75%,但最終因多重因素選擇降息,其中包括就業市場走弱、核心通脹上行壓力緩解,以及總理卡尼決定取消對數十億美元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
貿易政策影響
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還指出,美國關稅正引發需求和供給的結構性變化,使得經濟閒置產能的評估更加複雜。若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不僅可能進一步削弱就業市場,還會打擊企業投資。與此同時,隨着明年《美加墨協定》審議臨近,外部不確定性料將繼續存在。會議還提到,加拿大人口增速放緩將成爲拖累未來經濟增長的另一因素。
儘管加拿大已取消報復性關稅,但央行仍擔心全球貿易格局重組將導致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而美國對進口商品的關稅也可能通過轉運環節傳導至加拿大,帶來更高的物價壓力。
未來政策調整
央行官員強調,未來政策調整將“謹慎推進”,在考慮經濟下行風險與通脹上行風險的平衡下,採取更短期和風險管理導向的觀察框架,隨時準備應對新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紀要稱鑑於美國關稅近期相對穩定,央行有信心在10月29日的下一份貨幣政策報告中重啓基準增長與通脹預測。今年以來,加拿大央行在政策報告中僅提供情景推演,而未給出明確基準預測,主要因美加貿易摩擦導致的不確定性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