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没想到Trump会取消对精炼铜的关税,只对成品收关税,虽然之前有朋友问过我这种可能性,但我当时显然高估了Trump的政策逻辑。
当时我的想法是
1,Trump不可能回流整个铜冶炼产业,但他可能需要在本土做一些备份
2,如果只对成品加关税,不一定能满足Trump的设想
一个完整的铜的产业肯定是从上游矿石,到中游冶炼,到下游消费的。美国的铜矿不少,在产的其实也不少,下游消费美国自己的家电品牌也有。比较缺乏的是冶炼厂。
从最简单的思考当然是缺冶炼厂就建冶炼厂,但问题是冶炼厂不具备经济性,中国冶炼厂的加工费之前说过是个负数...所以就像小时候去菜场买肉,你买个瘦肉要搭配一个肥肉。冶炼厂很多都是矿山一起修的,等于是矿端的钱分一些补贴冶炼厂的亏损,这个帐很多时候能算清楚主要也是两点
第一,你不修冶炼厂别人不让你建矿山
第二,有些矿山地理位置如果不好的话,冶炼厂确实可以降低成本
这也是之前虽然大家都知道美国缺冶炼厂,但觉得对精炼铜加关税可能是合理的原因。
在这个逻辑下,美国的铜价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刺激美国本土投资者开始投资铜矿山,然后在有了矿山的情况下,可能才有配套建设冶炼厂的故事。昨天南方铜业电话会的说法也部分呼应这一点,冶炼费太低,没有兴趣在不确定性和低价下建设冶炼厂,需要等待情况更加明朗。
所以当下对产成品加关税而不对原材料加,意味着整个政策思路的转变。之前是:5.5美元/磅的Comex铜,利润极高,刺激本土矿山+冶炼产能同事增加;现在是:产成品关税下,利用价差刺激更多人投资一个不赚钱的冶炼厂
我觉得前者的逻辑至少是说得通的,后面等于是要让美国人修一个不赚钱的工厂,纯粹靠内外成材价差赚钱。我觉得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我确实觉得这个新的政策思路不太能达成太多效果,我看到高盛的说法是,可能美国和印尼,刚果这些国家达成了协议能保证供应,这多少有点找补的意思,和平时期没人会放弃美国这个最好的市场,但真到了要保证供应的时候,要的就不止是一张纸了。
但回到具体的情况,当Comex-LME的价差快速收敛的时候,之前说过的Comex铜的回流会比之前的情况更多一点,因为已经没有六美元/磅的铜,而且美国的囤铜需求会走弱,而且是比50%关税的时候走弱更多。
而对于LME和SHFE的市场,有可能会有更多淡季的库存积累。对于后续需求我觉得比较搞笑的是,可能有一些今天已经被运到美国的精炼铜,要被运到其他地方精炼之后,再运回美国。
但总而言之,如果Trump在铜这个问题上不继续改变自己主意的话,他确实再一次选择退让,然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Comex铜交易者来说,真的为他们感到心疼,而对于LME和SHFE市场而言,铜的交易可能多多少少更加回归供需而不是贸易政策。之前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逢低买的品种,目前来看低的概率比之前大了一点。
这当然也和联储有关,昨天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年没有看到的两张反对票,但鲍威尔确实没有办法在目前的数据下降息,而且他没有给9月预设路径,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的降息依然是数据主导。
在年初的时候曾经说过,Trump对于中期选举是有诉求的,那么最合理的路径其实是里根那一条,先经济走弱,然后降息减税去监管,挖一个经济的坑然后爬出来。出于种种原因,Trump没有完成削减支出,同时关税给联储带来掣肘导致没有降息。而4月份某一个时候确实他带来了经济扰动,但他退让太早以致于联储没有降息,并且当时他对中国的Embargo导致政治上当时如果出问题,是他的问题而不是联储的问题。
之前很多看美股和看油的朋友,都和美国一些大佬一样对Trump的政策表达了很大的愤慨,我之前不懂是因为我对这两个品种不了解,但看到这个铜的关税波折之后,我多少理解了一些。
Trump需要的是曝光和话题性,而出了问题之后往往反转太快太早,其实他很多政策不是完全没有逻辑,但任何有逻辑的政策如果出台3个月就反转,那么没人会实施。导致最后结果非常惨淡。
而此时我最大的遗憾和收获是,之前有很多朋友说,Trump的年代充满了无法想象的变化,一些虚值的,看起来不可能的期权从以前散户和内幕交易者的热爱,变成了更多机构投资者愿意思考的品种。确实在任何事情上都应该考虑TACO的可能性,无论看起来这个政策多么合理。Trump需要的是Publicity和Popularity,并不是理性和逻辑。
本文来源:培风客,原文标题:《没有铜关税,没有降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