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稀土出口结束连续三月下滑态势,环比增长9%;大豆进口量创历年10月同期新高。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普遍下跌,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进口量价齐跌,而机电产品进口值保持增长。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成品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量分别为351.4万吨、997.6万吨、4173.7万吨,同比分别下跌10.79%,7.27%和9.75%。煤炭、天然气、成品油进口金额分别为211.8亿元、295.1亿元和135亿元,同比分别下跌27.07%、22.87%和17.38%。
连续三月下滑后,10月稀土出口环比增长9%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10月出口了4343.5吨稀土,环比增长9%。这是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下降后,首次出现月度回升。
同时,今年前10个月,稀土出口量为52699.2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10.5%。
数据显示,今年9月稀土出口量降至4000.3吨,创2月以来最低水平,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
大豆进口创历年10月份同期新高,南美供应成主力在另一关键商品领域,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达到948万公吨,较去年同期的809万吨增长17.2%,创下历年10月份的最高纪录。据媒体基于海关数据的计算,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大豆进口已连续六个月创下月度纪录。
“10月大豆进口量创下同期新高,是因为压榨商尽可能多地采购,旨在确保稳定生产,并避免因中美船期延误可能导致的巴西大豆价格飙升,” Sublime China Information的分析师Wang Wenshen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9568万吨,同比增长6.4%。不过,10月的进口量较9月下降了26.3%,这符合季节性规律。
国元期货的农业研究员Liu Jinlu解释称,“9月份是巴西陈豆集中到港的最后阶段,导致了较高的对比基数。”她补充说,“10月通常是美国大豆收获的开始,但由于早些时候中美大豆贸易中断,美国新季大豆的发货量几乎为零。”
今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创纪录次高: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1287万吨,为该月份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3.19%,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0.29亿吨,增加0.7%,进口均价下跌10.7%;
原油4.71亿吨,增加3.1%,均价下跌12.1%;
煤3.88亿吨,减少11%,均价下跌24.5%;
天然气1.03亿吨,减少6.2%,均价下跌8.8%;
大豆9568.2万吨,增加6.4%,均价下跌11.1%;
成品油3419.3万吨,减少16.3%,均价下跌4.6%。
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2212万吨,减少7.6%,均价下跌0.6%;
未锻轧铜及铜材445.6万吨,减少3.1%,均价上涨5.7%。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6.05万亿元,增长5.5%。
10月集成电路、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成品油、天然气和煤炭进口量价双跌按照数量计算,10月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集成电路进口量分别为948.2万吨、11130.9万吨和502.7亿个,同比分别增长17.25%、7.19%和4.93%。
而成品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量分别为351.4万吨、997.6万吨、4173.7万吨,同比分别下跌10.79%,7.27%和9.75%。
从今年前10个月来看,集成电路、铜矿砂及其精矿、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幅分别为8.5%、7.5%和6.4%;成品油、煤炭、钢材和煤炭进口量同比分别下跌16.3%、11%、11.9%和11%。

按照金额计算,10月铜矿砂及其精矿、集成电路、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金额分别为494.9亿元、2684.1亿元和79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6%、10.52%和17.08%。
而煤炭、天然气、成品油进口金额分别为211.8亿元、295.1亿元和135亿元,同比分别下跌27.07%、22.87%和17.38%。
从今年前10个月来看,铜矿砂及其精矿、集成电路、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金额同比增幅分别为21%、9.9%和2.5%。煤炭、成品油、天然气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下跌32.8%、20.1%和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