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并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该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就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强调了该法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组织内生动力、以及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大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该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成果,体现了党对民营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也是落实宪法规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该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过程和原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过程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草案经过三次审议,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特别是注重听取各行业、各领域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立法工作注重以下原则:突出思想引领,坚持平等对待,强化法治保障,注重问题导向。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细化、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并与有关法律规定作好衔接。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举措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主要内容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要求、保障公平竞争、优化投融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注重规范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加强权益保护等方面。

该法明确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旨在通过法治手段,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