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警告:散户投资私人信贷资产风险上升
评级机构穆迪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警告称,散户投资者将资金投入私人信贷资产对美国经济构成的风险正在上升。自大流行以来,美国和全球信贷市场的份额已逐渐从公开市场的银行转移到私人信贷公司,这些私人信贷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自2014年以来已增长至超过2万亿美元。
即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规模加征关税引发市场动荡后,这一趋势依然持续。穆迪分析师表示:“即使市场波动持续,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仍在继续推出旨在吸引散户投资者投资私人信贷和其他类型私人资产的基金。”
自大流行以来,散户投资者对不断扩大的私人信贷领域的敞口也在加速增加,主要原因是开放式永续基金的兴起,这类基金相比传统的封闭式基金限制更少。
私人信贷ETF的兴起
专注于私人信贷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越来越受欢迎。穆迪指出,这种ETF的兴起可能“重新定义进入私募市场的渠道”,但前提是具备适当的保障措施。
穆迪指出,与封闭式基金相比,面向散户投资者的ETF和永续基金在接受和赎回投资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穆迪分析师指出,这种灵活性带来了类似银行挤兑的风险,正如去年硅谷银行及其他地区性银行所经历的那样,“流动性条款与投资者预期之间的不匹配,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基金发起方的信任”。
穆迪还指出,与封闭式基金相比,永续基金的信贷协议中贷款方和借款方的限制(契约)更为宽松,这也带来了风险,“散户资金可能会显著扩大私募市场的规模,但流动性管理和透明度保障将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基金类型 | 特点 | 风险 |
---|---|---|
开放式永续基金 | 限制更少,灵活性高 | 可能引发银行挤兑风险 |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 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重新定义进入私募市场的渠道 | 流动性条款与投资者预期不匹配可能影响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