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生物-B(02157)股价反弹,ADC药物进展成关注焦点

乐普生物-B(02157)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力量,以PD-1抗体在资本市场中为人熟知。尽管上市初期股价表现不佳,但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78%,成为香港生物科技板块中的佼佼者。

多款ADC药物进展顺利

乐普生物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并购和引进策略,获得了PD-1抗体、ADC药物等核心管线,并成功于2022年登陆港交所。公司的研发布局以PD-1药物为基础,引进ADC和PD-1联用以提高临床效果,并前瞻性布局TCE和溶瘤病毒,推动肿瘤治疗向精准化发展。

目前,乐普生物的在研管线以ADC药物为主,其中PD-1(特普利单抗)已获批上市。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1%,其中普特利单抗销售收入达3.0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倍。

尽管收入增长显著,乐普生物年内仍亏损4.24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与2023年持平,为4.01亿元。

核心药物MRG003表现亮眼

乐普生物的核心药物MRG003,由抗EGFR的IgG1单克隆抗体、可裂解肽键VC-PABC连接子和微管抑制剂MMAE组成。该药物单药治疗复发性/转移性鼻咽癌已递交NDA,并被CDE纳入优先评审,同时获得FD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MRG003在复发或转移性NPC的IIa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总体ORR为47.4%、DCR为79.0%。在HNSCC治疗的临床中,所有EGFR阳性患者的ORR为30.6%。

药物 适应症 ORR (%) DCR (%)
MRG003 复发或转移性NPC 47.4 79.0
MRG003 HNSCC 30.6 -

MRG003在治疗复发/转移NPC患者时,不仅提高了疗效,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早研管线临床前数据积极

乐普生物的溶瘤病毒CG0070全球开发已进展至III期阶段,该药物由美国CG Oncology开发。CG0070单药治疗高危、卡介苗不响应非肌肉侵袭性膀胱癌(NMIBC)的III期临床试验BOND 003最新数据显示,75.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9名患者维持完全缓解超过12个月。

CG007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BCG无应答NMIBC患者的II期联合试验中,患者CR率可达83%,联合用药的疗效进一步提升。

乐普生物正通过新一代TCE平台拓展早期研发边界,基于TOPAbody技术开发的CTM012预计2025年4月进行中美IND申报。

结语

乐普生物股价的大幅上涨主要源于其核心几款ADC药物的进展,资本市场对其数据读出有所期待。然而,尽管乐普生物在ADC、溶瘤病毒疗法均有布局,但其管线基本上为对外引进或收购所得,其自身更像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因此其自身研发实力有待考究。此外,乐普生物所布局的药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且适应症多为二线及之后,受众有限。目前乐普生物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且现金流并不宽裕,后续众多在研管线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都是乐普生物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