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近日,民政部联合其他18个部门首次发布了《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实现老有所为。该指导意见包含4个方面共10余条政策措施,并明确了到2029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9年,将初步建成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法律环境,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形成“银龄行动”等老年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升老年人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效率,逐步增强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到2035年,目标是建立更加健全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岗位,使积极老龄观成为社会共识,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

政策措施概览

方面 政策措施
政治参与 强化老年人政治引领,保障老年人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
志愿服务 加强志愿服务动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完善志愿服务保障。
社会活动 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文化服务供给,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
社会参与保障 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优化社会参与支持环境,发挥社会组织支持作用。

该指导意见强调了老年人作为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发挥老年人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具体措施。

在提升老年人政治参与水平方面,意见提出了强化老年人政治引领和保障老年人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的措施。在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方面,意见强调了加强志愿服务动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和完善志愿服务保障的重要性。

在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质量方面,意见提出了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文化服务供给和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的措施。而在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了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优化社会参与支持环境和发挥社会组织支持作用的措施。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视和支持,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