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季末存款冲量压力大 贴息报价翻倍

随着年中时点的到来,银行员工面临存款任务压力,贴息报价也随之上涨。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日(6月30日)有不少自称银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为完成存款考核任务可以给到单日“万12”甚至“万17”的贴息或返现。这一报价比行业惯常水平已经翻倍,此前行业价格水平多在“万5”到“万8”左右,部分可以达到“万10”。

所谓“万X”指的是一万元给X元贴息或返现。例如“万12”,即1万元可以给12元的贴息或返现,折算成年化利率(12/10000×360)可以达到40%以上。

据了解,为应对存款考核任务,员工自掏腰包贴息或返现揽储在行业已不属于新鲜事。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银行员工了解到,受存款降息、营销方式限制等因素,今年揽储压力可能更胜以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今日告诉财联社记者,上述不排除为中介行为。对方透露,每到月末、季末往往都会有中介活跃在社交平台充当“掮客”,以规避监管对于银行本身不得高息揽储等合规性要求。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员工为完成任务个人自掏腰包。

除了员工自掏腰包贴息或返现,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日在社交媒体上有自称某民营银行员工表示,该行近期推出一年期定期存款,私下补贴后年化利率达2.5%,比官网公布挂牌利率高出100多个基点。

存款降息后吸引力下降,揽储压力有所增加

在财联社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银行员工表示,今年的揽储压力较往年有所增加。江苏某城商行员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导致存款的吸引力较往年进一步减弱,很多人宁愿去买理财”。

据了解,去年至今,银行已经历多轮存款降息。今年5月下旬,在国有大行引领下,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此番调整中长期存款利率的降幅更大。此轮调降后,银行存款利率集体迎来“1”字头。

另外,西北某银行员工告诉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在营销方面也多有限制,例如近期有地区银行被通知不能向客户赠送实物礼品等方式揽储。不过,该行所在地区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应通知,因此还是置办了一些常规礼品给到客户。

面对“存款搬家”,不少银行员工也表示无奈。财联社记者采访中也注意到,近日也有银行员工尝试跟客户协商将理财资金先赎回帮忙冲存款,银行员工按照理财收益补贴给客户。不过,据部分银行员工反映,除非是关系很好的客户,大部分客户会觉得麻烦。

此外,面对揽储压力,也有银行选择私下提升存款利率。今日,有社交媒体账号“小香风”自称为华东某民营银行员工告诉财联社记者,该行近期推出1年期和3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分别为2.5%和2.3%。当记者指出,该1年期存款利率高出官网挂牌利率100多个基点时,对方表示,“官网是没有补贴的,是为了满足合规要求”。

据了解,近年来监管持续加强银行负债成本管理,对“手工补息”等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各银行也要求加快跟随存款降息。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告诉财联社记者,存款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压降银行负债成本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