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增长16%,AI需求推动云服务市场发展
根据Canalys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相关需求已成为推动企业向云端迁移的主要动力。云厂商正积极加大对AI基础设施和模型研发的投资,以把握这一增长机遇。
Omdia在其《企业AI合同数据库》中记录了多项中国内地企业与云厂商之间的新合作案例,显示企业正通过部署预训练的即用型模型及相关服务,加速其AI落地进程。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云在中国内地云服务市场中占据33%的份额,华为云为18%,腾讯云为10%。
AI大模型对算力的巨大需求,正在显著推动企业对基于云的GPU资源的依赖。Canalys高级总监Rachel Brindley表示:“AI正在全方位推动企业加速上云。”
云厂商的战略路径
云厂商正在探索多种战略路径以弥合AI大模型能力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阿里云已全面开源其Qwen 3模型,试图通过开放与生态扩展,加速AI的采纳与商业化。腾讯云推出了“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华为云则发布了“ModelArts Versatile”,这些平台均提供了可适配不同业务场景的开发框架,助力企业更好地集成与规模化部署AI解决方案。
Canalys高级分析师章一表示:“头部云厂商正积极探索AI落地路径,一方面通过模型开源释放能力、构建生态,另一方面借助智能体平台加快任务执行与场景交付。”
生态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随着AI产品化进程加快,生态合作伙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5年第一季度,由合作伙伴驱动的云服务收入占整体市场的25%。随着生态协作成为AI商业化的核心推动力,这一占比预计还将持续上升。
云服务商 | 2025年Q1市场份额 | 同比增长 |
---|---|---|
阿里云 | 33% | 15% |
华为云 | 18% | 18% |
腾讯云 | 10% | 数据未提供 |
阿里云继续稳居中国内地云服务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33%,同比增长15%。华为云作为中国内地第二大云服务商,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18%的营收同比增长,市场份额提升至18%。腾讯云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0%,受限于内部资源优先级安排,其GPU供给一度紧张,短期增长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