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倾向于使用贷款工具而非量化宽松应对未来危机

根据彭博社对欧洲经济学家的最新咨询与采访,欧洲央行在未来可能需要采取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措施时,更倾向于选择向商业银行提供与贷款相关联的工具,而非直接大举购买债券(量化宽松,QE)。

调查显示,在应对通胀疲软、经济增长急剧放缓、金融环境不稳定或政策传导受阻时,通过欧洲长期再融资操作机制(LTRO)向银行注入流动性被视为欧洲央行的首选工具。经济学家们表示,未来几乎所有需要采取非常规应对措施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可能优先选择向欧洲各大商业银行巨头们放贷,而不是购买债券。

受访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仅在20国欧元区内的单个成员国利率信号未能有效收到或者传导时才预计欧洲央行会启用过去为“定向资产购买”所设计的精准买债计划。

此次彭博社的调查结果,可谓全面反映出部分欧洲央行决策者对于2015-2022年实施的量化宽松(QE)政策仍存保留意见。随着利率回升,曾大举购债的央行们普遍出现历史性亏损——比如德国中央银行。

德国央行近日表示,欧洲央行未来决定是否通过大规模债券购买刺激需求时,必须考量潜在亏损风险。德国央行周三在针对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战略评估的报告中指出,由于此类购债操作产生的超额流动性导致利息支出增加,近期亏损状况“比预期更为严重”,德国央行表示2024年亏损近200亿欧元(约合230亿美元),创1970年代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并暗示未来数年可能继续面临较小规模亏损。

上月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们完成了历时近一年的战略评估,旨在为更频繁的经济冲击和通胀波动做准备。欧洲央行保留了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但未明确具体使用情形。

评估文件及部分官员表态暗示,鉴于欧洲央行巨额亏损和资产泡沫等连锁效应,未来数年可能更审慎使用量化宽松。

但是在最近的货币政策框架评估中,欧洲央行保留了全部储备工具,其中包括QE。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何种情况下哪些工具更受青睐,不过,欧洲央行表示,如果多种工具能够实现同等效果,将考虑“资产负债表影响”后再作选择。

欧洲央行官员对优先政策工具的不同观点

法国央行行长弗朗索瓦·维勒鲁瓦表示,若需宽松货币政策,他倾向于直接购买长期限债券;而若需解决政策传导受阻,则更青睐LTRO和2022年尚未动用的定向资产购买计划。

德国中央银行则对QE更为谨慎,强调在危机期间庞大资产购置所带来的巨额亏损风险。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警示,欧洲央行亏损可能“损害公信力”。她认为包括QE在内的资产购买计划在市场稳定时威力强大,但用来刺激经济增长则显得代价高昂;定向给予贷款支持则能够有效恢复信贷供给,而且更易退出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