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股分化加剧:大型科技巨头与小盘科技股业绩和股价差距扩大
在争夺人工智能红利的巨额支出推动下,美股市场的大型科技巨头与小盘科技股之间的业绩增长和股票涨势差距正在扩大。自2023年以来的AI热潮并未惠及所有科技股,反而加剧了全球科技板块的分化,小盘科技股表现持续低迷。
根据彭博汇编的长期统计数据,小盘科技股走势的统计指标正以史上最大幅度落后于大型科技巨头涨势的统计指标。今年以来,美股科技巨头微软(MSFT.US)和英伟达(NVDA.US)分别上涨24%和36%,市值均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英伟达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榜首,微软紧随其后,带动美股市场的大盘科技指数上涨16%,而小盘科技指数则自2025年迄今下跌1%。
大型科技股的市场主导地位显著
尽管超大型科技股的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新鲜,但它们在股市上创纪录碾压小型公司的这种前所未有程度已变得如此显著,以至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即使美联储降息周期来临,小型科技公司几乎没有追赶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等大型科技巨头股价涨势的机会。
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全球指数投资组合管理主管Dina Ting表示:“要实现跑赢科技巨头们,需要大规模的资源供给,这就是大盘科技股股价表现好得多的核心原因——它们所做的一切投资、它们拥有的一切实力,都会转化为落地的创收结果和业绩表现。小盘和中盘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或多余的资本来与这些巨头们竞争。”
AI烧钱游戏是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专属游戏”
以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为例,微软预计将在2026财年投入860亿美元的AI相关资本开支,这一规模占据了小盘科技指数的几乎整个市值(约1,800亿美元)的相当大一部分。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预计谷歌、微软、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亚马逊这四大科技巨头今年将在以AI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扩建或新建上整体支出超350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超过4500亿美元。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些小型AI科技公司由于选择保持私有化,令小盘股投资者们难以触及。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无法长期维系大规模AI资本支出,一些知名的小盘软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可能会被更加强大的AI技术所彻底淘汰。
公司名称 | 今年以来股价变动 |
---|---|
微软(MSFT.US) | 上涨24% |
英伟达(NVDA.US) | 上涨36% |
小盘科技指数 | 下跌1% |
本财报季,约77%的小盘科技公司在盈利和营收这两项数据均好于预期;相比之下,超过91%的大盘科技公司在盈利上超出预期,85%在营收上超出预期。
霍华德•马克斯表示,美股“科技七巨头”估值并没有显得过高。相反,他认为标普500指数的其它成分股可能存在问题。标普500其余493家公司的平均PE高达22x,远高于历史均值——即15倍左右,并警告称:“正是这些公司推高了整体指数估值,使其处于令人担忧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