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做多中国”信号:市场强势反弹背后的五大核心驱动力

8月14日,高盛时隔半年后再次发声,明确表态“再次入场,做多中国”。近期,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多个指数持续上涨,背后是政策、业绩、资金等多重因素的共振。

港股和内地市场均涨势如虹,多指数创阶段性强势。8月15日,尽管港股三大指数略有回调,南向资金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单日净买入纪录,今年累计净流入达9389.21亿港元,已远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A股三大指数今日则放量大涨,沪指再度回到3700点附近。成交额超过2.2万亿,成为A股历史上第29个成交额突破两万亿的交易日。

从4月初至今,沪深300指数连涨四月,有望创下2020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中小盘指数表现尤为突出,沪深1000指数(剔除OFA成分股)累计上涨超过12%。更关键的是,这轮反弹并非“虚火”——A股月均成交额连续三个月增长,实打实的交易活跃度支撑着行情。

五大核心驱动力,撑起市场信心

驱动力 详情
政策发力 政府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利息补贴计划,提振消费信心;新能源领域八家锂电企业达成“暂停扩产”共识,推动行业估值修复。
科技股业绩爆发 腾讯2025年二季度营收7529.06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7.52元,均超市场预期3%;AI驱动的投放效率提升,腾讯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20%。
资金面给力 散户投资者成为主力,融资融券余额突破十年新高,达2020.35亿元,高盛散户情绪指标显示当前仍属温和。
外资“回补”预期升温 高盛数据显示,7月其Prime经纪账簿对中国市场呈净流出,但当前名义总市值与净市值出现背离,若全球资金集中回补买盘,可能进一步放大上行动能。
流动性保驾护航 中国6月流动性供应同比增长4.6%,为两年多来最大增幅,充裕的资金环境为股市提供了持续支撑。

高盛交易台明确表示,当前仍偏好港股和A股的中小盘指数(中证500/1000)。从具体板块看,高盛偏好的方向为科技与AI产业链、消费复苏链、“反内卷”行业以及高成长中小盘。

当前中国市场的反弹,是政策、业绩、资金共振的结果。高盛的“做多”信号,或许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确认。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科技升级、消费复苏、产业优化的主线,或能在这轮行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