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暨高质量发展成果巡展”上表示,香港将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互联互通,并持续深化三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以争取更多惠港利民、促进湾区融合发展的政策突破。香港将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引进创新和与世界接轨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助力国家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家对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战略定位要求,为国家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以及香港的长期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曾国卫强调,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香港特区与其他大湾区城市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共建湾区高质量发展。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高度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世界上唯一汇聚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的世界级城市,最能够担当内地和全球市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在湾区发展中发挥着“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双向平台作用。
湾区建设至今已是成果丰硕,硕果累累。例如在促进跨境人员流动方面,“港车北上”、人才“南下、北上”便利、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和就业等计划相继出台,深受各界欢迎;而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建筑及工程相关专业人员的备案制度,以及“港资、港法、港仲裁”等,亦大大便利香港专业服务业开拓大湾区的中国内地市场。
在推动物流发展方面,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东莞共同推展“海空货物联运”,大大提高了跨境航空货物中转的效率;而香港机管局按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更推动了两地高端航空产业的合作和发展。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跨境理财通”自推出以来稳步发展,为三地金融机构创造了新机遇,亦有助内地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深圳市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等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大湾区致力推动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典型例子还包括“跨境支付通”、“港澳药械通”、“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湾区标准”、高等院校合作、生态保育合作、应急救援合作等,这些创新政策都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香港企业和人才用好湾区机遇,发挥了关键作用。
香港近年亦积极培育和发展香港本地的“新质生产力”,以创新科技为引领,结合政府政策和产业协同,逐步构建具香港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香港特区政府更大力推进河套香港园区的建设,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并全方位支援初创企业,成功促进微电子、高端制造、中医药科技等多元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创科生态圈。这些成果不但大大提升了香港本地产业的竞争力,更为香港经济注入澎湃动能,并助力国家“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