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AI算力、半导体设备和必需消费品成三大投资主题

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研报,基于对行业领导者的深度调研,总结出当前及未来12个月左右股票市场的三大核心投资趋势,并汇总出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的三大中长期投资主题:AI算力产业链领军者和软件巨头、受益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半导体设备主题,以及受益于消费链分裂的必需消费品主题。

AI算力产业链与软件巨头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井喷式扩张,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愈发庞大,科技巨头不断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对英伟达、台积电与博通等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股价构成“超级催化”。Bloomberg Intelligence汇编的分析师预期显示,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今年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将超35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接近50%。

大摩的企业调研数据显示,科技企业AI相关资本开支占比在2025年有望达到28%,而2023年仅为12%。约30%企业代码实现基于AI的生成,广告/客服领域转化率提升至少10%。

年份 AI相关资本开支占比
2023年 12%
2025年 28%

“大而美”法案与“制造业回流美国”

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大而美”法案(OBBBA法案)有望在未来十年推动美国制造型企业自由现金流预期大幅上调。同时,关税政策和税收减免推动的“供应链转移至美国”及“制造业回流美国”对美国本土工业设备和半导体设备领军者构成重大利好。

半导体设备领域作为AI大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有望长期受益。全球AI芯片需求旺盛,预计持续至2027年,芯片制造商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将全面扩大产能,带动半导体设备采购规模大举扩张。

分裂的消费链

大摩在研报中表示,受益于AI大浪潮、关税推动的制造业回流美国等结构性增长和旺盛需求的公司业绩指引普遍超预期,而受消费者削减可选支出或成本上涨冲击的公司则前景与业绩指引偏弱。大摩分析团队更青睐必需消费品板块,相对回避可选消费。

调研显示,高收入与低收入消费者在非必需消费上出现背离,但都选择优先购买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而削减可选开支,使得必需品企业的销售额相对有保障甚至出现小幅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