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获悉,中国芯片设备供应商迎来结构性机会,尽管本土半导体企业股价近期创下四年新高,但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股票基金经理奥利弗·考克斯仍看好其上游设备领域。

这位管理着21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指出,中国半导体设备商具有"卖铲人"优势——无论下游芯片厂商竞争格局如何变化,设备需求都将持续受益于产业升级浪潮。其管理的基金今年表现超越95%同业,印证了这一判断。

市场数据显示,聚焦本土芯片企业的上证科创板50指数(即Star50)8月飙升28%,续创历史新高。这一涨幅与监管导向形成共振,中国当局近期明确要求企业减少对英伟达H20芯片的依赖,进一步催化了国产化替代进程。

不过高估值隐忧已现,该指数当前市盈率达62倍(基于未来一年预期收益),较其五年平均水平高出50%,而同期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市盈率仅为24倍。

小摩看好中国芯片“卖铲人”机会!上游设备商成投资新焦点 - 图片1

"我们对直接从事芯片生产的上市公司保持谨慎,它们的估值已充分反映预期,且需面对需求持续性、产能目标达成等现实问题。"考克斯以寒武纪科技(688256.SH)为例,这家公司股价自去年12月以来翻倍,市盈率突破200倍,上周一度成为A股最贵个股。

据了解,中国芯片龙头寒武纪科技上周三股价一度飙升10%,触及1465元人民币(约合204.62美元),盘中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最贵个股,尽管最终回落但仍凸显市场资金流向的深刻转变。这家2016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企业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近120%,其崛起折射出中国投资者正从消费股向科技股加速调仓。

相比之下,考克斯更关注设备供应商领域,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持有北方华创科技集团(002371.SZ)股票——这家北京企业今年股价上涨30%,同期中微半导体设备涨幅达18%。

在人工智能领域,考克斯强调需区分资本支出受益者与AI应用部署者。他指出,中国云计算服务商今年总投资约500亿美元,仅为美国前四大超大规模厂商3300亿美元规模的六分之一,显示资本支出仍存较大提升空间。尽管发展阶段落后美国数年,但DeepSeek等企业新模型的推出被视为积极信号,预示盈利增长具备持续性。

关于中美技术竞争,考克斯认为双方可能达成"折中方案"——中国或继续采购旧版英伟达芯片,同时坚定推进半导体自给率目标。这种动态平衡既为国际设备商保留市场空间,也持续推动本土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迭代需求。在产业升级与地缘博弈交织的背景下,设备环节的"卖铲人"逻辑正成为机构投资者捕捉结构性机会的关键抓手。